首页 / 新闻

以精简“留痕”为刃 深化基层减负实践

发布时间:2024-09-19 02:43:24

基层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繁重的“留痕”任务如同一座无形的山,压得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影响了他们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热情和效率。“留痕”管理,初衷在于确保工作有据可查、责任可追溯,但实践中却异化为一种形式主义负担。基层干部被要求在各种表格、报告、会议记录中留下“痕迹”,以至于“工作干得好不好,全看材料写得妙”。这种偏离初衷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更削弱了基层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性。因此,精简“留痕”事项,是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必然选择。

认清“留痕”本质,明确减负方向“留痕”管理,本意在于确保工作透明、责任可溯,是提升治理效能的一种手段。然而,当“留痕”演变为形式主义,成为基层干部沉重的负担时,其初衷便被扭曲。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清“留痕”的本质,明确减负的方向。这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留痕”制度,剔除那些不必要的、重复的、低效的“留痕”要求,让“留痕”真正成为推动工作、提升效率的工具,而非束缚基层干部手脚的枷锁。

优化“留痕”机制,实现精准减负针对“留痕”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机制层面进行优化调整。具体而言,就是要科学设置“留痕”项目,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基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哪些工作需要“留痕”,哪些可以简化或取消。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化办公、大数据分析等,简化“留痕”流程,提高“留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还要强化结果导向考核机制,将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基层干部的主要标准,引导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不是忙于应付各种“留痕”任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委组织部谭心茹)

强化服务意识,引导“留痕”向“服务”转变“留痕”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工作落实、提升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应强化服务意识,引导基层干部将“留痕”工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让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留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众需求。同时,鼓励基层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和需求,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这样一来,“留痕”工作将不再是负担而是动力源泉推动基层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