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携“三心”走好青年基层服务“赶考”之路

发布时间:2024-09-16 07:43:28

翻开工作日志薄,聆听窗外蝉鸣,细数着来到基层的日子,刚好60天整。在这两个月时光中,我怀着对基层工作的憧憬,从“城市白领”转变为“基层干部”,从初来时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轻车熟路”,角色与环境已然变化,唯一不变的依旧是当初坚定踏上基层道路的心和未来想要走好的“赶考”之路。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忠诚之态,携为民服务的初心,走好信念坚定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同志提出“三个务必”,其中第一个务必便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它不仅向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还激励着我们在基层大地上要永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拼搏激情。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干部,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当前正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关键时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基层工作的“生力军”、乡村振兴的“前线棒”,我们就是“穿针引线”的人,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需要我们一条一条抓落实,所以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知之而后信之”的思想自觉、“信之而后行之”的行动自觉,要在常修常炼中筑牢“理论之基”,在常悟常进中修养“信念之魂”,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忘初心,在青春的赛道上接力奔跑向复兴。

以“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奋斗之姿,携奋楫笃行的决心,走好苦干实干之路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九龙坡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无数基层干部真抓真干、砥砺前行,面对人民群众的需求,没有捷径可言,需要我们更主动、更亲近、更有耐心。在基层的60天中,我担当过防汛前线安全员、森林防火宣传员、助农秋收志愿者、高温抗旱送水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可以说哪里需要我,我就是什么角色。因为我深知即使在我们手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服务”,却是可以直达群众心里的“大幸福”,所以我们更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找到人民的“需”,更要读懂人民的“求”;不仅要修好与群众风雨同舟、心心相印的“内功”,也要练好与时俱进、适应需求的“外力”。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干部的“前行方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件件小事”变为现实中他们看得到的“一桩桩美景”。

以“勤学不辍,笃行不怠”的虔学之行,携敏于求知的恒心,走好取智于民之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要求我们在基层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撸起袖子”,主动融入基层、融入群众,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虚心请教农村的“老党员、土专家、田博士”,多从、善从、能从他们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争做“稻穗”式干部。同时面对群众不同的需求,要善用创新思路跟进服务方式,把“难题”变“课题”,“痛点”变“亮点”。常在“学、思、悟、干”中逐步积累基层经验,当好一株弯腰“稻穗”,待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之时,才能在基层大地上结满沉甸甸的果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寄予自己依旧能常携“三心”,在乡村振兴中担当尽责,在高质量发展中敢于挑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初心如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