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零售放缓,银行转向对公业务:平安、浦发、兴业公司贷款增长迅速

发布时间:2024-09-13 14:38:54
宏观经济复苏缓慢,信贷需求疲软的情况依然持续。特别是面对居民部门信心不足,零售业务发展失速,银行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一方面,存款增速下滑,余额增量仅为去年同期的零头。大型国有银行的对公存款罕见出现整体规模负增长,比年初少了近1.5万亿元。另一方面,贷款投放增长节奏放缓,对公、个人业务普遍滑坡。但由于按揭需求疲弱等因素持续影响,国有银行对公信贷占比较个人贷款普遍提升,对公战场的火药味又开始浓烈起来。
作为银行生息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贷款的“以量补价”策略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然而,随着规模扩张放缓,存款降成本的压力加大,这使得上半年更多商业银行的盈利陷入负增长。
据观察,随着手工补息被叫停,许多银行上半年的对公存款付息率开始下滑。但同时,对公贷款的收益率仍在下降,主要受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的影响。因此,扩大规模仍然是各银行的主要策略,尽管难度更大了。
从15家主流银行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这些银行的贷款总额已接近155万亿元。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了浦发银行外,其余14家银行的贷款增速都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上述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约8.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超过2万亿元,增速也从7.89%下降到5.62%。其中,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增速分别下降了0.43%和1.34%。票据贴现余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3%,而去年同期降幅为1.28%。
在贷款结构方面,大多数银行今年上半年的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占比一上一下。多家近年来专注于“零售战略”的银行也重新回到了对公业务领域。
根据数据显示,平安银行的对公贷款占比提升了约5.7个百分点回到41%以上。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对公占比增幅也超过了2个百分点。
有银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银行信贷增速放缓的原因一方面是存款减速等负债端牵制,另一方面是金融“挤水分”持续,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不足,部分银行票据冲量现象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存款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增速也有明显下滑。上述15家主要银行存款增加了约4.7万亿元,仅为去年的零头。其中,公司活期存款减少了1.43万亿元。15家银行中,有12家的公司活期存款较年初减少。
在贷款业务方面,尤其是在作为主力的对公业务层面,国有大行整体优势较股份行更为明显。今年上半年,15家主要银行中,贷款总额增长最快的5家银行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中国银行。
对比明显的是,这两家近年来持续做零售转型的股份行,个人贷款在上半年下降了7.91%和1.11%。同期,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