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单产提升在行动丨技术集成支撑单产提升

发布时间:2024-09-01 06:11:19

原标题: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单产提升在行动丨技术集成支撑单产提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涛 见习记者 邓莫楠

8月27日,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的一块试验田里,玉米已经长得有两米多高,10个不同品种的玉米,株株粗壮挺拔。

“品种应用之前会先在这里进行试验,选择耐密植的品种,这是单产提升集成技术开展的前提。”当天下午,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浮光成拿笔记录下各个品种的生长数据。经过密度、种植模式和水肥供应试验并最终测产后,表现最好的品种下一年会被推荐给农户。他们还会指导农户将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等多种成分按一定比例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药膜,促进生长。

大位庄村种粮大户李长亮田里种植的玉米品种就是从试验田里选出的。浮光成记录完数据后,过来指导李长亮防治病虫害,顺便察看玉米长势。

“你看这玉米穗的灌浆程度,多好!”李长亮给浮光成剥开一穗玉米,捏了捏上面的籽粒,“有了好品种,地里种的株数变多,再加上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一定能多打粮。”

在他家的地头,蓝色智能水肥一体机格外显眼,手机一点就能控制出水大小和时间。在地里,主管和支管搭建起来的管道设施可以到达每一处角落,能做到干旱时滴灌补水、高温时滴水降温、涝渍后补肥。

这是获嘉县推进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的一个缩影。这种技术以增密种植为增产核心,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条件,在玉米生长的全过程按需、分次、定向供给水肥,为有效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提供了物质基础。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是3800株到4500株,产量1000斤出头,去年开始密植,种了5600株左右,搭配相关技术,产量达到1400斤,今年的目标是1500斤以上。”李长亮一周前完成了最后一次追肥,省水省肥省电省力是他最直接的感受。

浮光成介绍,玉米密植精准滴灌,集成了种子精准包衣技术、导航单粒精播技术、精准化控与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机械精准收获技术等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综合施策,解决了玉米密植中出现的倒伏、空秆等问题。

获嘉县实施增产技术集成推广行动,从粮食增产技术由单项向全过程技术集成转变。

“我们家的玉米种得横平竖直,你看排列多整齐!”在照镜镇照镜村,正在地头察看玉米长势的种粮大户吕香顺向记者介绍。

玉米密植技术需要宽行和窄行交替种植,才能更好地实现增产。吕香顺说,宽窄行要进行精细化计算和操作,人工不好控制,他购买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设备和拖拉机连接,轻松实现了精准播种。

“增产,我有信心。”吕香顺说,“去年密植搭配上导航,亩产达到1500斤,今年再加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后,估计能实现1600斤。”

2023年,我省结合各类涉农项目,在全省70个县落实以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超7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抗逆增产增收效果。

目前,我省正在实施“提升玉米产能,新增百亿斤粮食”三年行动,在玉米主要生产县、市,按照示范、推广稳步全面推进相关集成技术,今年计划示范推广面积300万亩。

记者手记

向科技要粮食

“藏粮于技”的核心要义,是通过科技水平的提升来确保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合理增密、水肥滴灌精准调控、化控防倒、病虫综合防控、后期“一喷多促”、适时晚收……这些单产提升技术纷纷应用在中原广袤的田野。

围绕“良法”,河南正大力推广单产提升技术集成体系,推动粮食增产单项技术向全过程技术集成转变。通过开展省、市、县三级玉米单产提升技术培训,开展精细化技术指导服务,实现专家到户、技术到人、良法到田。

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积极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带动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能获利、多得利,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