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中国转基因农作物的快速扩大与加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29 14:40:15
粮食安全是全球问题,而转基因技术作为可以增产增效的农业技术,被认为是成为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一直坚持“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转基因技术是多种生物育种技术中的一种。它比传统育种更精准快速高效,能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解决传统育种难以解决的病虫害等问题。在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虫草害损失、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节省人工成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三年的转基因示范成果(2021年-2023年是试点种植),今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自2023年开始,在赤峰市某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应用试验示范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介绍,通过2023年田间调查、小区实收测产与考种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适合在本区域内推广应用的生物新品种4个。整体试验结果反映出转基因玉米品种较常规玉米品种有节本、提质、减损、增效的优势。
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在相同栽培管理水平的条件下,同一品种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在两种种植密度下较常规品种平均增产3%。同时,应用双抗生物品种,只使用一次草甘膦除草,成本较常规除草剂平均亩节本15元。因为不用再打药防玉米螟,平均亩成本又节约15元。另外,转基因抗虫品种对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效达99%,玉米收获后基本无霉变,商品品质显著提升。
从2021年为科研试验田试点、2022年扩展到农户试点到2023年为县域试点,三年的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转基因技术在作物减损增产、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成效明显。与常规品种比较,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等害虫防治效果在90%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耐除草剂效果在95%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平均增产分别为8.9%、8.8%;试点农户普遍反映,种植转基因作物省工省事,杀虫剂、除草剂少用了2—3次,田间管理成本节省一半,田间环境和生态多样性也得到改善。
除了降本增效,转基因作物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减损方面。在大田采用机械收获的条件下,常规玉米品种因玉米螟的危害,果穗轻微触碰即易脱落,导致机收时田间损失率平均在8%-15%,转基因玉米品种因无虫害,机损率可以控制在5%以内,这个比例也会在产量上发挥很大作用。
关于转基因产品的争论仍然存在,但国际大规模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应用结果显示转基因产品从科学上已经验证了其安全性。美国自1996年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到2023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1.16亿亩,占耕地面积40%以上。在产量上,1995年,美国转基因作物尚未商业化应用时,玉米平均亩产475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58公斤;到2022年,平均亩产玉米达到725公斤,大豆达到222公斤。这些数据证实了转基因作物在产量上的效应。
此外,科学家们也给出了一系列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无害。例如,一组意大利研究人员在一项比较转基因玉米与传统品种的荟萃研究中发现,转基因玉米可以使产量提高 25%,并大幅降低危险食品污染物。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分析了从 1996 年(第一批转基因玉米种植时)到 2016 年美国、欧洲、南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田间数据。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玉米品种的产量比非转基因玉米品种高出 5.6% 至 24.5%;转基因玉米作物的霉菌毒素(-28.8%)、伏马毒素(-30.6%)和丝菌素(-36.5%)含量较低,这些毒素都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并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该研究还再次证实了转基因玉米不会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的科学共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