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麦当劳和肯德基慌了?英媒:中国餐饮新秀打败西方连锁巨头,中国本土品牌称霸二三线城市【附中国餐饮行业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11 15:53:27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中国本土快餐品牌正逐渐崭露头角,挑战国际连锁快餐巨头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市场地位。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6月6日的报道,称中国餐饮新秀打败西方连锁巨头。

长期以来,麦当劳、肯德基等外国品牌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声望,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本土快餐品牌的迅猛发展,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塔斯汀、华莱士、瑞幸咖啡等本土品牌凭借价格优势、本地化口味和快速扩张策略,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据报道,中国拥有约1万家肯德基门店,星巴克在华拥有7000多家咖啡店,麦当劳则拥有6000家汉堡店。然而,本土品牌塔斯汀在过去6个月里新开了约1600家门店,门店总数超过7000家。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北京烤鸭、麻婆豆腐等本地美食融入汉堡中,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口感的追求。

另一家汉堡连锁店华莱士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有门店数量超过2万家。同时,库迪咖啡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门店数量从6000家增加到2万家。较老牌的瑞幸咖啡也不甘落后,2023年新开了8000家门店,持续扩大其市场份额。

《经济学人》报道认为,本土品牌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价格低廉,它们提供符合本地口味的特色美食和快餐,以瑞幸咖啡为例,其促销价格是星巴克同等饮料价格的三分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品牌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快速布局。与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品牌主要在大城市扩张不同,本土品牌能够更快速地适应下沉市场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实惠的餐饮选择。

2022年餐饮品牌力TOP10:麦当劳排第一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餐饮品牌力前10的品牌分别为麦当劳、海底捞、肯德基、呷哺呷哺、眉州东坡、西贝筱面村、喜茶、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

我国中小规模连锁品牌增长迅速

2021年,中小规模(门店数量在100家店以内)的连锁品牌迅速增长。从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情况来看,规模在3-10家店的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大,其次是规模在11-100家店和5001-10000家店的品牌门店数,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16.8%和16.0%。而规模在1001-5000家店的品牌门店数量则出现了负增长。

2021年,中小规模的连锁品牌开始陆续出现。一方面,一些地方的中小餐饮经营者在数字化管理工具的支持下,开始探索连锁模式和扩张门店;另一方面,大量自主小本创业者选择通过加盟连锁餐饮品牌的方式进入餐饮行业。

餐饮行业对GDP拉动效应明显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研究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餐饮业对GDP的直接拉动效应分别为6494亿元、7166亿元和5329亿元。餐饮业最终需求绝大多数被消费掉,直接效应的98%以上来源于消费。

火锅门店在二三线城市潜力较大

从火锅门店的区域分布来看,2019-2021年整体波动幅度较小。然而,在二三线市场,火锅门店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16.9%和18.8%增长至2021年的17.6%和20.1%。总体来看,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对火锅的需求相对稳定,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潜力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餐饮收入达到17360亿元,同比增长9.3%。然而,北京和上海这两大经济中心城市的餐饮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餐饮业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低价战争”。从北京到上海,餐饮消费持续低迷,商家们被迫推出各种“穷鬼套餐”来吸引顾客。中国餐饮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穷鬼套餐”目前成为市场的主流,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只有通过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餐饮商家才能在寒冬中迎来春天。

华天饮食集团董事长贾飞跃表示,他于2000年进入餐饮行业,已有20多年经验。他见证了2005年前后餐饮业的蓬勃高速发展,以及近三年持续的口罩特殊时期。他认为,在每个阶段,餐饮业都呈现不同的特点,也涌现出相应的领先品牌,引领各个赛道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每家餐饮企业都在不断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