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日报社开展党报公益赠阅活动

    全国两会期间,江西航空南昌—北京往返航班,每日均有由江西日报社赠送的60份《江西日报》供旅客阅读,丰富了旅客的旅途体验。图为3月10日,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由南昌飞往北京的江西航空航班机舱内,空乘人员给乘客赠阅《江西日报》。这是江西日报社为立体化多维度传播党的声音,强化党报品牌传播而推出的公益赠阅活动的缩影

    2025-03-11
  • 2025年可再生能源与节能国际会议在新余召开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新余讯3月8日,2025年可再生能源与节能国际会议在位于新余市的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召开,来自世界各地可再生能源与节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围绕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节能技术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在大会学术报告环节,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与会嘉宾带来了精彩的学术盛宴 浙江大学教授杨秦敏围绕风力涡轮机智能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徐伟分享了线性振荡机器及驱动系统的最新进展;江西师范大学研究员王志朋就垂直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

    2025-03-11
  • 美国2月CPI前瞻:通胀拐点或已来临?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美国家庭对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连续第三个月上升。

    2025-03-11
  • 农发行四川射洪市支行:学雷锋,美化街道环境

    农发行射洪市支行组织开展了“践行雷锋志,清扫靓街颜——农发行射洪市支行在行动”主题活动。该支行青年员工踊跃参与,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

    2025-03-11
  • 专业领航 创新驱动:天盛联创团队打造双轮驱动模式

    天盛联创团队通过构建“宏观趋势研判 微观项目孵化”双轮驱动体系,团队不仅实现年化收益率行业领先,更成功主导了区块链、AI等前沿领域的标志性投资案例,推动企业估值实现几何级增长。

    2025-03-11
  • “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首传卫星数据,清晰度超乎想象

    3月1日1时30分,位于临高和铜川的卫星地面接收站成功接收“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回传的首幅卫星数据。

    2025-03-11
  • 厦门太古可口可乐助力厦大东山站,打造活力海洋绿景

    植树节到来之际,厦门太古可口可乐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组织员工志愿者前往位于漳州东山的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开展植树节志愿活动。

    2025-03-11
  • 金达威Doctor's Best多特倍斯:绿色科技引领辅酶Q10新标准

    在全球营养健康产业加速向绿色化、科技化转型的浪潮中,Doctor's Best多特倍斯品牌凭借母公司金达威集团全球领先的辅酶Q10生物制造技术,打造出兼具科学含量与环保价值的大健康爆品。

    2025-03-11
  • 华夏基金推出科创人工智能ETF 一键布局AI龙头

    继DeepSeek振聋发聩引爆全球资金对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后,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从上游算力至下游应用,展现出远超公众想象的巨大潜力,资本市场热潮持续翻涌。

    2025-03-11
  • 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董事长魏立华:实干担当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君乐宝将继续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国民健康提供强有力支撑,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展现新时代民营企业责任担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3-11
  • 安凯客车:铸就民族客车品牌 书写零失误服务传奇

    作为中国高端客车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安凯客车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持续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2025-03-11
  • 赠书 | 乘一艘夜航船,漫游物理世界

    赠书 | 乘一艘夜航船,漫游物理世界   “物理夜航船”指的是这样一种不利的思考环境:你没有资料,不能演算,不仅无人交流,周围还吵闹得很,但是你仍然坚持思考物理问题,所以必须粗线条地勾勒问题,大刀阔斧地删减枝节,依靠直觉和猜算来解决问题。 《物理夜航船:直觉和猜算》跨越了钟摆到粲夸克、水黾到原子弹、量子场论到黑洞的理论广度,在向读者展示物理学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介绍了与物理学前沿主题相关的霍金辐射、引力波等问题,并通过精妙的“夜行法”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日常所学的方程,帮助研究者们产生物理直觉。   ?

    2025-03-11
  • “科学家回信”两会特别报道|赵晓光代表:融合智能算法与感知技术赋予机器人“智慧之眼”

    “科学家回信”两会特别报道|赵晓光代表:融合智能算法与感知技术赋予机器人“智慧之眼”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2025-03-11
  • 最新研究揭示伊朗黄土沉积发育记录气候环境演化

    最新研究揭示伊朗黄土沉积发育记录气候环境演化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获悉,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及伊朗科研机构的合作伙伴,最近共同完成对伊朗黄土研究剖面过去20万年沉积物的高分辨率定年工作,并与亚欧其他区域黄土沉积序列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末次间冰期(距今约13万年)以来黄土沉积所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以“末次间冰期以来伊朗北部黄土—古土壤沉积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为题,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第

    2025-03-11
  • 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威胁卫星

    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威胁卫星   《自然-可持续性》3月1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人为温室气体在大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在高排放场景下可能使绕地运行的卫星总数比当前减少66%。 此前研究表明,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会使地球的上层大气,包括中间层(高度50-85公里)和热层(高度85-600公里)收缩,这是因为入射的红外辐射被反射到太空,从而产生冷却和收缩效应。这种收缩会降低地球轨道空间的密度,而随着大气阻力减少,太空垃圾碎片在轨道上的停留时间会变长。随着轨道上的卫星数量增加,持续存在的太空垃圾对地球轨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