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宝热水器:73年技术沉淀 打造全球竞争力

    热水器已经成为如今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在选购热水器时,质量可靠、安全耐用是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些主要取决于热水器的硬件配置、技术工艺以及安全设计。

    2025-03-11
  • 全球第三大锂生产商诞生!

    近日,力拓集团完成以67亿美元收购阿卡迪姆锂业股份有限公司(Arcadium Lithium)的交易。 力拓现已成为阿卡迪姆锂业的最终母公司,后者将更名为力拓锂业,并将整合力拓旗下Rincon锂项目。这标志着力拓正式跻身为全球第三大锂生产商。 此次收购后,力拓将成为拥有全球最大锂资源储备之一的主要锂生产商。力拓锂业的目标是,到2028年将其一级资产的年产能提升至超过20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2024年10月,力拓宣布斥资67亿美元收购美国锂业公司阿卡迪姆,溢价达到了90%。通过收购,力拓将获得位于阿

    2025-03-11
  • 总投资20亿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和储能电站项目落地!

    据“天启鸿源”消息,3月5日,甘肃省庆阳市人民政府与同力日升(605286)及其子公司北京天启鸿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启鸿源)成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方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储能应用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为庆阳市“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据介绍,根据协议内容,三方将围绕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和储能电站建设展开合作。项目总投资20亿元,计划分阶段实施: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租赁厂房15,000平方米,建设2GWh储能装备生产线及1GWh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电站,预计第三

    2025-03-11
  • 日产7.5万支!大圆柱电池量产示范线投产

    3月7日,云山动力(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山动力”)一期量产示范线投产仪式暨大圆柱电池产业应用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顺利召开。 据悉,云山动力已在广东惠州完成大圆柱电池研发线建设,同时,2024年,公司在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启动建设了1.5GWh(75PPM)大圆柱全极耳动力电池一期量产示范线,日产能达到7.5万支46系列大圆柱电池。本次投产的一期量产示范线为目前行业内首条大圆柱全极耳超充磁悬浮量产线,采用快速浸润相结合的注液技术,打造8天快速制造周期,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迫切需求。 投产仪

    2025-03-11
  • 超112万吨!四川发现最大锂矿,改写世界锂资源格局

    近日,四川省马尔康市党坝锂矿通过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新增氧化锂资源量44万吨,累计查明氧化锂资源量112.07万吨,成为四川首个氧化锂资源量超百万吨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也是迄今亚洲探明资源量最大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 党坝矿区位于阿坝州可尔因地区。2007年,党坝矿区查明的氧化锂资源量不到1万吨。2011年,四川省综合地质调查研究所将党坝矿区采矿权和探矿权范围纳入整体勘查。自此以来,党坝锂矿勘查投入累计经费超1.7亿元,实施实物工作量钻探4万余米。 该成矿带集中了多个大型锂矿床,包括四川的甲

    2025-03-11
  • 年产5万吨碳酸锂及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获批!

    近期,四川昆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锂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拟批准公示。 建设地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特色产业园区 建设单位:四川昆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综合利用富锂铝电解质、锂云母矿、锂辉石矿等含锂物料,产出电池碳酸锂和磷酸铁锂两种产品。项目共建5条生产线,其中碳酸锂生产线3条,磷酸铁锂生产线2条,年产5万吨碳酸锂和10万吨磷酸铁锂。 项目公司简介:四川昆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金11340万元,主要由中应建设发展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设立,为京赢

    2025-03-11
  • 巴斯夫,重要人事变动!

    3月5日,巴斯夫宣布路德维希港全球工程服务总裁Heather Remley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担任位于新泽西州弗洛勒姆帕克的巴斯夫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巴斯夫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Marc Ehrhardt已决定自行离职,Ehrhardt在巴斯夫工作了近30年,在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六个月后选择离开公司。 Heather Remley Remley在巴斯夫工作了8年,过去五年担任全球工程服务总裁。她还曾担任巴斯夫公司(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北美石化业务高级副总裁3年,在此之前,她在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工作了

    2025-03-11
  • 3亿元!晶华新材,布局电子级高端新材料!

    3月4日,晶华新材(603683)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昆山晶华兴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电子级高端胶粘新材料生产及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金额约为3亿元。 该项目旨在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动力电池和汽车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预计年产值约为6亿元。项目主要从事各类电子级粘胶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建设周期不超过18个月,达产期不超过6年。 晶华新材 2024年12月15日,晶华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内江市东兴区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在西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二期项目建设,拟建设年产4.8亿平方

    2025-03-11
  • 全球第一,加码车用新材料

    2月25日,LG化学宣布,将与韩国汽车零部件企业HL Mando(汉拿万都)共同开发汽车电子元件粘合剂。HL Mando是HL集团旗下领先的全球软件定义汽车(SDV)公司,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车辆安全的核心组件。LG化学将与汉拿万都就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控制部件(如摄像头、雷达)用导热填隙材料,以及车辆转向和制动系统用绝缘粘合剂开展联合项目开发与应用测试。LG化学计划从2026年开始批量生产热隙填充剂,并将继续致力于开发从汽车车身到各种电子零部件的粘合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和环保技术。 在业务

    2025-03-11
  • 首个15000吨级甲醇单一燃料散货船建造签约!

    3月5日,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旗下武汉创新供应链有限公司与南京鹏飞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签署了15000吨级甲醇单一燃料动力江海直达船舶投资建造合作协议。 据悉,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在勤丰船业共订造了16艘15000/19600吨级两型甲醇动力江海直达船舶建造合同。其中,首批四艘15000吨级船于12月28日开工。 本次15000吨级甲醇单一燃料动力江海直达船舶投资建造合作项目由南京鹏飞智慧物流自主投资,武汉创新供应链负责总包建造交钥匙工程。 该型船由武汉创

    2025-03-11
  • 辉科源正式推出液态金属电池自动化中试产线

      恒辉科源(西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近日举行液态金属电池产品暨自动化中试产线发布会,正式推出液态金属电池自动化中试产线以及新一代高性能液态金属电池产品。   适合大规模储能场景   发布会上,恒辉科源总经理廖陈正对液态金属电池产品进行了介绍。他说,液态金属电池凭超长循环寿命、本征安全性、低成本及易回收等核心优势,被国际权威机构誉为“储能技术的未来”。其采用液态金属电极与熔盐电解质,在高温下全液态运行,可实现长时储能、容量灵活扩展,尤其适合大规模储能场景,如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业备用电源等。   

    2025-03-11
  • “科学家回信”两会特别报道|赵晓光代表:具身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

    “科学家回信”两会特别报道|赵晓光代表:具身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2025-03-11
  • 颜宁又添新职

    颜宁又添新职   知名基础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近日再添新职。 3月1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会议举行了全体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与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天伟,副主任朱永官、颜宁、黄和、张友明以及9名参会委员颁发聘书。 据山东大学官网介绍,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大学建设,1995年正式开放运行,是我国最早布局的微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组建

    2025-03-11
  • 科研人员开发病毒分类新工具,大幅提升病毒注释率

    科研人员开发病毒分类新工具,大幅提升病毒注释率   中新网青岛3月11日电(胡耀杰 王禹)记者11日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海洋生命学院汪岷教授团队基于序列比对和图论方法,开发了病毒分类新工具Viral Taxonomic Assignment Pipeline(VITAP)。该成果近日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为病毒组学和病毒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病毒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幕后推手。目前大多数病毒分类方法主要

    2025-03-11
  • 代表委员热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掐尖”

    代表委员热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掐尖”   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到2027年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也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公众,对拔尖创新人才普遍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3月10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代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果不厘清“何为拔尖创新人才”,就容易走上“掐尖”的老路。作为专注基础教育的代表,刘希娅呼吁,让孩子充分发展,自然“冒尖”。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