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马中关丹产业园:十年成就中马合作典范,续写两国深厚情谊

发布时间:2024-09-22 20:03:20

马来西亚马中关丹工业园鸟瞰图。

图片来源: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联合钢铁厂工人们在车间工作。

图片由联合钢铁(马来西亚)集团提供

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车到彭亨州首府关丹需要3个多小时。这个安静的小镇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毗邻关丹港,关丹河蜿蜒流经这里,流入大海。今年2月,马中关丹产业园正式开园,与中马钦州产业园共同打造“两国双园”模式。10年来,作为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马中关丹产业园不仅促进了中马务实合作,也加深了两国亲密友谊。

“东海岸经济特区最成功的工业园区之一”

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对接各自发展战略,把钦州、关丹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中马合作的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的示范区”,围绕这一目标,中马双方开展了紧密合作。

如今,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成果丰硕:共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人民币,工业总产值超350亿人民币,创造长期就业岗位约5000个,预计将带动关丹港年吞吐量增加1000万吨……

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区发展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贝尔加维表示:“过去10年,马中关丹产业园已经成为东海岸经济区最成功的产业园区之一。‘一带一路’模式是成功的。”

关丹工业园的成功,离不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付出。

联合钢铁是首个入驻工业园的项目,从项目开工到全流程生产线建成仅用了18个月,如今联合钢铁项目年产能已超过设计产能350万吨,成为马来西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全流程钢铁企业之一,其产品销往全球。

回忆起刚到关丹时的情景,联合钢铁(马来西亚)集团副总经理胡久林依然记忆犹新,“2014年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是山区、沼泽地,光是土方工程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他指着自己的办公室对本报记者说,“谁能想到,这栋办公楼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一座大山。”如今,厂区道路宽阔整洁,办公楼、厂房、宿舍鳞次栉比。

“联合钢铁项目的工艺设计和设备全部来自中国,采用的是行业内最先进、最好的设备。”胡久林说,一位当地官员来联合钢铁参观,一进园区就问:“你们的环境干净吗?怎么看上去不像钢厂?”得知该项目环保指标高于当地标准,并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废气被收集起来发电,实现了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这位官员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联合钢铁目前有4000多名员工,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工资远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在这里工作的马来西亚小伙凯利说,关丹所在的东海岸相对欠发达,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以前都到相对发达的西海岸找工作。现在,他们能在附近的工业园工作,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里有些四五口之家都在工业园工作。”

巴查维表示,关丹工业园的发展促进了马中两国的投资,同时也为当地人创造了从生产到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就业机会。在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本地承包商和供应商也参与其中,大量本地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我看到了中国合作伙伴的专业精神和辛勤工作”

在关丹港码头,碧绿的海水轻轻拍打着海岸,卸船机巍然矗立,集装箱整齐排列,新运来的铁矿石、焦煤等物料有序地堆放着,斗轮堆取料机来回穿梭……这是一座现代化、专业的码头。

关丹港是马来西亚东海岸最大的港口,也是关丹工业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将关丹港列为重点发展港口之一。新加坡港务集团投资了关丹港。中马合作为这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港口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马正合作升级关丹港,共同规划开发新港区。据关丹港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叶景涛介绍,当地设备供应有限,新港口设备如卸船机、斗轮堆垛机、输送机等设备均来自中国。为此,中国企业专门培训当地员工,并组织他们到中国港口参观学习。

马来西亚员工斯纳潘在关丹港工作十多年。他说,中国公司到来后,港口作业更加自动化,卸货速度也提高了。2018年之前,每天只能卸8000吨货物,而现在已经达到每天3万吨。“从船舶到港时如何应对,到如何管理堆场,到如何操作和维护设备……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分享了很多好经验。”斯纳潘说。我们可以看到合作伙伴的专业和努力。关丹港务局首席商务官马斯林说:“是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提供了技术转让,使我们各方面的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2015年吞吐量和营业收入实现翻番,2018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公共散货专业码头,并投资建设两座15万吨级深水码头,在中马双方共同努力下,关丹港吞吐量大幅提升,各项能力正在不断更新升级。

中方投资港口后,关丹港与中方合作伙伴的合作交流和业务往来日益密切。2014年,钦州港与关丹港正式结为姊妹港,标志着双方在多领域合作的开始。国际集装箱直航的开通,大大缩短了直航时间,中马双方还成立了联合招商小组,共同向中方企业推介关丹港。联合钢铁等项目的落成,进一步推动了关丹港由“港—产—园”联动发展模式的转型。

随着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关丹港将迎来新的机遇。叶景涛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钦州港的对接,将扩大钦州港和关丹港的经济腹地。以前经中国东部港口到达中国西部可能需要35天以上的时间,但如果从关丹港到钦州港再转铁路到达中国西部,最快只需不到两周时间,“这将大大方便中马贸易往来”。

“从此我们的心就更亲近了。”

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谱写出更多民心相通的故事。

随着交往日益频繁,钦州市与关丹市已成为国际友好城市,自2016年起,两市轮流举办“两城两天”活动,分别为关丹“钦州日”和钦州“关丹日”,通过举办文化晚会、青少年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

马来西亚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副部长傅芝雅说,当地员工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工作、生活,彼此的了解正在加深,“马中关丹产业园在促进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凯利是关丹本地人,关丹工业园兴建时他还在读书,每次路过这里,他都充满好奇。“我会时不时用蹩脚的中文跟他们打招呼,总能得到中国员工友好的回应。”凯利说,当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在这里工作,学习中文的动力也更大。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得到了去中国培训的机会。因为懂中文,凯利主动兼职为两国员工互相教授语言,“从此我们的心更亲近了。”

在关丹一家马来餐厅,老板看到中国员工来吃饭,高兴地招呼他们,他的儿子也来打招呼,“我第一次来这家餐厅吃饭的时候,他儿子才几个月大,现在都快成年了。”叶景涛一边招呼来吃饭的当地马来人,一边说,“我来这里很久了,经常来这家餐厅吃饭,我们一见面就很亲近。”

晚上下班后,偌大的园区里,中马员工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一起去宿舍、餐厅。马来女孩伊娜说,有时吃完晚饭,大家还会一起散步、打羽毛球。

马来西亚有句谚语说,“我们一起爬山,一起过沟”,这是中马友谊的生动体现,新冠疫情期间,关丹工业园企业捐赠约200万只口罩以及大量防护服、酒精等防疫物资,为马来西亚抗击疫情加油打气。

巴查维表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两国双园”有望建立马中之间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化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合作、旅游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未来,关丹工业园计划推动产业和服务升级,努力降低碳排放,中马双方将携手推动工业园发展再创辉煌。”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陆勇说。

(本报马来西亚关丹电报记者张年生、刘晖)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