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各地景点游客数量爆满。由于预约购票难度大,不少游客反映提前多日预约购票无果。故宫4万张门票放票即“秒空”,陕西历史博物馆数十万人预约抢1.2万张票,还有业内人士无奈调侃称“北京旅游从业者成为抢票‘机器’”……
据《北京日报》报道,针对观众预约难问题,除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外,北京大部分博物馆近期均取消了预约参观机制,观众不预约就可到现场购票或直接入馆,也可以选择提前线上购票。同时,为解决个别保留预约机制的博物馆预约放票时间不合理的问题,已经调整为每日早8点至晚10点之间预约放票。
预约旅游成“新风尚”
预约旅游是指游客通过预订、预约门票等方式,提前向景区报名的旅行方式。在前往热门景点、文化场馆之前,游客可通过网站、APP、小程序等线上渠道进行预约。抵达目的地后,预约者只需出示预订成功的电子票或二维码,即可快速进入场所参观游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4.54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091万人。
图:2021.6-2023.6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来源: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一直以来,一些旅游景点都存在景区人流扎堆、停车难、吃饭难、住宿难等痛点。推行预约旅游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景区压力,还能避免排长队、拥堵等情况,极大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科学预约成难题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预约难现象成为部分游客出行的困扰。部分景点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游客不得不熬夜抢票,甚至花费高价请人代抢。有游客表示“抢景区门票的紧张感不亚于抢演唱会门票,拼的就是手速!”
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游客的不确定性,也为“黄牛”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恶意倒票、漫天要价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增加了游客的额外开支。
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显示,双节前两周内,两微一端上关于“景区购票”的信息量环比增加744.81%,相关信息传播声量在9月14日和9月19日达到高峰,显示出民众对景区购票的关注度较高。同时,“市场价格、规范、监管”等成为相关信息关键词,显示出市场对景区门票价格、规范和监管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