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说有新研究指出大蒜能降血糖、降胆固醇,被多家媒体报道。
大蒜到底营养如何?真的能降血糖、降胆固醇吗?
相关报道截图
大蒜降血糖、血脂的研究是真的吗?
说大蒜降血糖、降胆固醇等的说法并不新鲜,应该在 1980 年代就有了,这几十年也一直层出不穷。
网上所谓最新研究,是我国东南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的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分析了 22 项符合他们标准的研究,其中包括 29 项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这些试验共涉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年龄组的 1567 名参与者。
试验需要使用大蒜作为干预措施超过 2 周,并报告 HbA1c、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在各种试验中,研究人员以以下不同的形式服用大蒜:大蒜、大蒜油、陈年蒜精、大蒜粉丸或片剂、大蒜提取物胶囊、生大蒜。
根据试验的不同,一些参与者每天摄入 300 到 22400 毫克(mg)的大蒜粉,而其他参与者每天摄入 800 到 4200 毫克的大蒜粉。
结果发现,大蒜补充剂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称为“坏胆固醇”。
所以,网上就又有了“最新研究发现大蒜能降血糖和降胆固醇”“大蒜可能是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的秘密武器”等说法。
如何看待这个研究?
那么,大蒜真的可以降血糖、降胆固醇吗?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个研究呢?
这个研究是一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研究,从研究角度,证据等级还是很高的,发现的结果也还是很好的。可以说明,吃大蒜对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不过,这个研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使得它对我们日常生活饮食的指导意义不大。
首先,它是荟萃分析,但是整体覆盖的人数还是偏少,只有 1500 多人。
其次,这个研究采用的方式并不是直接吃大蒜,而主要分析的是大蒜补充剂。
不同类型的大蒜补充剂,如大蒜粉、大蒜油、陈年大蒜提取物、生大蒜和肠溶大蒜补充剂等等都有,其中发挥作用的成分含量也不能直接对比,因为它们在活性成分和生物利用度方面存在差异。
另外,在不同的试验中检查的大蒜补充剂用量也相差巨大。
比如,有的研究中用的大蒜粉的量是 22400 mg/天,相当于大约 70~90 克新鲜大蒜。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很难吃那么多新鲜大蒜,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把大蒜当调料使用,也就炒菜的时候放两瓣增加点香味而已。
而且,吃太多也不好,口臭是小事,吃太多大蒜会胃酸分泌,刺激肠胃黏膜。
所以,从这个研究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吃大蒜还是有益健康的,但是,就平时吃的那点大蒜,大家就不要指望它能降血糖或者降胆固醇了。糖尿病患者、高血脂人群更不要因为相信它的说法,而放弃本该继续的药物治疗手段。
如何正确认识大蒜功效?
除了降血糖、降胆固醇,在民间,大蒜还有很多养生的功能,防癌、抗菌、降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全都跟它有关系。
“多吃大蒜能养生”的说法也一直深入人心,大蒜和“大蒜制品”“大蒜提取物”等在很多人心目中几乎是包治百病的。
大蒜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其实,这些说法都有很多研究进行了分析,但是有些试验未通过,有些还存在争议,还有很多实验只是细胞或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简单地推到人身上。
而且,实验中用的都是剂量很大的提取物,靠我们平时吃的那几瓣大蒜,根本发挥不了什么效果。
所以,大家还是不要指望吃大蒜来预防疾病或者强健身体了。
大蒜作为一种蔬菜,喜欢吃,大家正常吃都是很好的,但是,千万不要迷信它的养生功能,更不要因为它而停止了本该吃的药物或者做的医疗治疗。
大蒜是日常饮食的一种常用蔬菜,通常是作为调味蔬菜来用。从营养分析来看,100 克大蒜可食部分中含有碳水化合物 26.5 克、脂肪 0.2 克、蛋白质 4.5 克,还含有膳食纤维 1.1 克,算是一种营养价值很好的调味蔬菜。
但吃太多大蒜会促进胃酸分泌,刺激肠胃黏膜。建议大家也不要吃太多,尤其是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人群。
参考文献
[1] Chi MS, Koh ET, Stewart TJ. Effects of garlic on lipid metabolism in rats fed cholesterol or lard. J Nutr. 1982 Feb;112(2):241-8. doi: 10.1093/jn/112.2.241. PMID: 7057262. ↑
[2] 顾月.蒜油对胆固醇和血糖的作用——降血糖作用有统计学意义[J].国外医学情报,1982(1). ↑
[3] Zhao, X.; Cheng, T.; Xia, H.; Yang, Y.; Wang, S. Effects of Garlic on Glucose Parameters and Lipid Profi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Nutrients 2024, 16, 1692. https://doi.org/10.3390/nu16111692 ↑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