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新加坡正式批准包括蟋蟀、蝗虫、大麦虫、黄粉虫等16种昆虫物种作为食品出售。
新加坡食品局强调,所有进口至新加坡的昆虫及其制品均需源自严格监管的饲养与培育环境,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高标准的卫生要求。这些产品还须经过细致的包装与处理流程,以维护其清洁度与安全性,严格杜绝任何污染物的存在,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对于有意将昆虫纳入食材范围的商家,新加坡食品局明确要求,必须在产品包装或菜单上清晰标注昆虫成分,确保顾客在购买或点餐时能够充分了解食品内容,做出知情选择。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也促进了市场透明度的提升。
事实上,食用如蚕蛹、蟋蟀等昆虫在东亚地区、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等地早已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其营养价值与独特风味广受认可。特别是蚕蛹,其富含纤维蛋白的特性在日本和韩国已获官方批准,并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视为“一般认为安全”(GRAS)的食品成分,进一步证明了昆虫作为人类食物来源的潜力与安全性。
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进口食品的城市国家,其食品自给率不足10%,因此,将食物来源多元化视为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战略”至关重要。自2019年起,新加坡便提出了雄心勃勃的“30·30愿景”,旨在通过促进本地农业生产,到2030年实现至少满足全国居民30%营养需求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将昆虫纳入食品体系,不仅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向实现粮食安全目标迈出的坚实步伐。
此外,新加坡素以独特的“黑暗料理”闻名,如油炸蝎子、鳄鱼爪、鱼精子、猪脑汤等,所以多加几个虫子也不算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