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024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圆满收官。汇聚了以单霁翔、刘震云、马伯庸、雷佳为代表的百余位文化名人、文史专家、文体明星以及来自读书、电竞、动漫、美食、旅游等领域的微博大V们,为社会各界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年度文化盛事。
寻迹历史脉络,共探中华文化,多元文化在微博文化之夜共同绽放耀目光彩,描绘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中华文化繁荣图景。现场颁出了年度文化传播影响力人物、杰出文化影响力人物、非遗海外推广、年度媒体文化传播栏目等十九组重磅荣誉。
这场文化盛宴为郑州打开了一扇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宣传窗口,多维度展示了郑州恢宏厚重的历史文化,为郑州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文化盛宴亮点纷呈,多元文化精彩绽放
伴随当红实力派歌手阿云嘎倾情献唱歌剧《不朽的》,2024微博文化之夜隆重启幕。
本届盛典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内核,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展示了多元文化的碰撞。新生代偶像刘宇的国风歌曲《桃花诺》漫吟桃花情景,带观赏者进入如沐春风般的美好旅程,引起了无数人的内心情感共鸣;演员、礼学指导张晓龙现场教学,展现“悠悠华夏,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还带来了国风新语《礼仪之邦》。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现场开办“蒙古族舞蹈小课堂”,与阿云嘎、刘宇共跳蒙古族舞蹈,“抖肩”动作点燃现场。阿云嘎透露姜老师是自己舞蹈的启蒙老师,并夸赞说:“他一个朝鲜族人把蒙古族舞蹈推向世界”。
作为此次盛典的举办地,河南郑州也成为盛典活动的焦点之一。演员陆毅进行了主题为“「豫」见·千古人物”的文化讲述,全方位展现了河南的独特魅力。河南不仅有千古风流人物,更有因圣贤驻足而留下的文化宝藏,如今更以“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的新形象闪耀城市活力。
重磅荣誉揭晓,致敬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为2024微博文化之夜的重要环节,盛典现场共颁出十九组重磅文化荣誉,表彰了在文化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机构,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作家马伯庸、作家藤萍获得“年度文化传播影响力人物”,以表彰他们让文学走进大众,拉近其与年轻一代的距离,实现更广阔深远的传播价值。在现场,马伯庸和藤萍以“夏至”为灵感进行了分享。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坚守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不断挖掘文化隐秘而伟大之处,打开跨界融合新空间,因此荣获“杰出文化传播贡献人物”。单霁翔表示,“郑州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现场介绍了漆扇、马踏飞燕、布老虎等郑州非遗代表作。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刘震云荣获“杰出文化影响力人物”荣誉。在现场,刘震云表示,“回头看,作品总是有缺陷。正是因为有缺陷,缺陷也成为自己的好朋友,让你可以接着写下一步作品。”
作为一个河南人,他还从微观角度总结了河南人的特点:“一是能吃苦,二能吃亏,三能成事,四很幽默,而且善于思考。”
甘肃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7家博物馆荣获“年度文化科技创新博物馆”荣誉,表彰他们以数字化激发文化遗产活力,以更加生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参观者。《文物里的郑州》、《发现郑青春》全面展示了郑州青春之城、活力之城的崭新形象,在盛典上荣获“年度文化城市创新IP”荣誉。
此外,非遗海外推广贡献、年度文化演出IP、年度文化音乐人、年度文化音乐剧制作人、年度媒体文化传播栏目、年度出海国漫IP、年度影视文化潜力演员、年度原创文学IP、年度影响力作家、年度文化电视节目等多个荣誉也在盛典中揭晓。
这些荣誉获得者的身体力行,拓宽了中华文化的传播边界,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深入理解,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大型文化IP加持城市品牌输出,点燃文旅发展新引擎
此次微博与郑州的文化相遇,线上线下双线并进,不仅聚焦于本次盛典环节,更是有着全方位多角度的联动。作为大型文化IP,2024微博文化之夜的成功举办不仅生动展现了多元立体的中华文化,更将文化的动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势能,为郑州文旅产业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数字流量活力。
首先,活动为郑州文旅搭建了一个庞大的流量入口。2024微博文化之夜汇聚单霁翔、刘震云、马伯庸、雷佳等文化领域大咖,名人效应凸显。在微博庞大用户群体,以及社交热点优势的加持下,带动了网友们对郑州的广泛关注,让郑州的文旅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展示,助力郑州文旅市场的繁荣。其次,活动为弘扬郑州文化创设了新的发声窗口。2024微博文化之夜以郑州为圆心展示了磅礴浩大的中华文明,关于郑州的元素贯穿始终,成为郑州宣传自身文化底蕴的高效渠道。
这些围绕郑州城市的动情表达,最终实现内容与流量的共振,让郑州的文化标签深入人心,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打响了“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城市品牌。
在城市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及高质量跃进已成必然趋势,郑州与微博合力打造“微博文化之夜”文化IP,示范了文旅产业升级新的可行路径,激励更多城市依托本土文化特色,焕发文旅产业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