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之前找过帮企客的用户问了我们小编的一个问题,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币圈朋友经常会疑惑的问题:微众银行年报相关问题,微众银行年报下载相关问题,带着这一个问题,让专业的小编告诉您原因。
开通了可以正常使用,不用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的。微众银行是由腾讯等知名企业发起成立的民营银行。 2014年12月获得深圳市银监局颁发的金融牌照,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严格遵守国家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在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广大公众和微型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2021年5月,微众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微众银行总资产3464.3亿元,同比增长约19%。 2020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198.81亿元,同比增长33.70%; 净利润为49.57亿元,同比增长25.49%。
拓展资料:
1、 开通微众银行的好处:更高的存款利率,微众银行拥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智能存款等多种存款产品。活期存款最低入金0.01元,支持实时转出。存取方式与银行活期资金、余额宝等货币资金类似,但存款利率相对较高。 10 月 24 日公布的过去 7 天的年化预期收益率为 2.700%。定期存款的最低存款额与传统银行相同。最低存款50元,一次性存款和取款。微众银行的定期存款中,3个月、6个月、1年的存款利率都不高,与商业银行的差别不大,但2年、3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和 5 年较高,分别为 3.12%、4.10% 和 4.875%。智能存款产品的利息按照基于文件的利息计算方法计算。与定期存款类似,存款期限越长,存款利率就越好。提高微信支付限额,一般情况下,微信支付限额为每年20万元。微信银行开通后,微信支付限额可提高至50万元。
2、 开设微众银行的弊端:微众银行是中央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监管的具有银行业务牌照的正规民营银行。其存款产品亦受存款保险条例保障。因此,微众银行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微众银行的主要风险在于账户提供大量贷款服务,增加了用户申请贷款和逾期贷款的概率。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澎湃新闻记者 陈佩珍
从2014年12月腾讯等企业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成立以来,民营银行已经有6年多 历史 。截至目前,国内一共有19家民营银行获批开业。除了辽宁振兴银行和无锡锡商银行,其余17家民营银行2020年年报均已披露完毕。
17家已经披露2020年年报的民营银行业绩显示:营业收入方面,2020年,15家民营银行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仅天津金城银行和四川新网银行2家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净利润方面,去年,11家民营银行实现净利润正增长;江西裕民银行是去年唯一亏损的民营银行,不过其亏损额度同比有所缩小。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0年17家民营银行15家不良贷款率上升,仅微众银行、新安银行实现不良率下降。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资产规模超3000亿
从资产规模来看,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资产规模在民营银行中遥遥领先。微众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微众银行资产总额为3464.30亿元,同比增长约19%。2020年,微众银行的营业收入为198.81亿元,同比增长33.70%;净利润为49.57亿元,同比增长25.49%。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仅2家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微众银行是其中1家。截至2020年末,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0%,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网商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网商银行的资产规模为3112.56亿元,同比增长约123%。2020年,网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为86.18亿元,同比增长30.03%;净利润为12.85亿元,同比增长2.8%。
不过,在资产质量方面,面对疫情冲击,网商银行的不良率从2019年末的1.3%升至2020年末的1.52%。
2家民营银行去年营收负增长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天津金城银行和四川新网银行是去年营业收入负增长的2家民营银行。金城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金城银行的资产总额为256.44亿元。2020年,金城银行的营业收入为5.78亿元,同比下降21.57%;净利润为0.43亿元,同比下降74.71%。
澎湃新闻观察到,金城银行于近期迎来了空缺三年的行长。5月21日,金城银行官网公告显示,根据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并经中国银保监会天津监管局核准,聘任温树海担任金城银行行长。
金城银行新任行长温树海曾任周鸿祎旗下的360数科首席战略官、副总裁。同属周鸿祎旗下的三六零安全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三六零,601360.SH)于去年8月获批成为金城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30%。
新网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新网银行的资产总额为405.61亿元。2020年新网银行的营业收入为23.57亿元,同比减少12.09%;净利润为7.06亿元,同比下降37.69%。
截至2020年末,新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9%,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34.51%,同比下降190.7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8.26%,同比提升3.06个百分点。
江西裕民银行去年亏损0.82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去年17家民营银行只有江西裕民银行还处于亏损状态。裕民银行于2019年5月20日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筹建,2019年9月27日获中国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批准开业,注册资本20亿元。
裕民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裕民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23.13亿元,较年初增加62.07亿元,增长101.64%。2020年,裕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750%;净利润为亏损0.82亿元,2019年该行净利润为亏损0.92亿元。
截至2020年末,裕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21.15%,拨备覆盖率为7264.66%,不良贷款率为0.04%。
新安银行不良率下降幅度最大
资产质量方面,去年,已发布2020年年报的17家民营银行15家不良率提升,仅微众银行和安徽新安银行不良率下降,其中新安银行的不良率下降幅度最大。
新安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新安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84.07亿元。2020年,新安银行的营业收入为2.34亿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为0.45亿元,同比增长663.25%。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0年末,新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96%,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63.52%,同比增长112.13个百分点。
新安银行由安徽省南翔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金彩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联合发起设立,是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第9家民营银行,也是安徽省首家民营银行,于2017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初始注册资本20亿元。
校对:丁晓
作者 / 苏苏
编辑 / 封成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015年1月4日,在电脑键盘上按了一下回车键后,李克强见证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第一笔放贷业务:远在家中的货车司机徐军足不出户,就获得了3.5万元的贷款。
在这之前,银行业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一直不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直到2014年,国务院、银监会等机构颁布各项措施,撕开了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的口子。
在定位上, 监管部门鼓励民营银行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错位竞争。民营银行的模式类似于直销银行,即没有线下网点,办理业务都依托于互联网。
当下中国的民营银行已达到19家,但分属于阿里和腾讯体系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持续领跑,依靠母公司强大的金融场景和技术,已经在银行业杀出了一条血路。
如今这两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已经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
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由腾讯牵头设立,是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
腾讯强大的社交属性已经为微众银行定下了“个存个贷”的基调,主要面向个人以及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微众银行主要产品包括消费信贷产品“微粒贷”和“小鹅花钱”,微信备用金“we2000”, 汽车 消费贷款“微车贷”,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微业贷”。
依托于腾讯及微信平台,微众银行有着显著的获客优势与风控优势,而C端消费金融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微众银行的盈利能力在民营银行里拔得头筹。
就在微众银行成立半年后,网商银行也顺利开业。网商银行的前身为阿里小贷,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小贷,最开始为B2B平台上的诚信通用户提供融资。在更早以前,阿里还联通建行、工行推出“e贷通”、“易融通”等企业贷款产品。
后来随着淘宝、天猫等C端电商平台的崛起,累积了大量的交易数据,金融机构能依靠各类交易数据作为风控模型,而后阿里小贷将业务重心放在了电商平台的商家上。
但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并不高,一般在2~3倍左右,并且无法吸收公众存款,难以满足阿里的资金需求。2014年国家开放民营企业对银行的准入之后,网商银行顺势而生。
2015年6月,网商银行获批开业。早在申请民营银行牌照时,阿里巴巴就为网商银行定下了“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向那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小微客户发放“金额小、期限短”的信用贷款。
股东背景决定了这两家民营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 微众银行以腾讯的社交属性为入口,主推个人消费贷款微粒贷,而网商银行则利用阿里的电商平台,手握各类商家的数据,目标服务于小微企业。
鹿鸣 财经 根据两家银行2020年年报整理出了部分财务数据,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资产总额正在缩小,均在3000亿以上,但微众银行仍然有多项数据远超网商银行,是当之无愧的民营银行之首。
根据今年网商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网商银行的总资产已达到了总资产达到了3112.56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23.04%,增速喜人。
从年报中可看出,总资产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源于在网商银行在央行以及同业存放款项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源于营收利息以及贷款余额的增长,网商银行的贷款余额大幅增长81%。
支撑网商银行放贷规模急剧增长背后,是今年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经营者已经达到了3507万,相较去年增长68%。在新增的小微客户中,80%都从未获得过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可见网商银行的客群进一步下沉。
但业务的扩张并未给网商银行相应的利润增加,2020年网商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18亿元,同比增长30.02%,但净利润为12.86亿元,基本与去年保持持平。
分析网商银行的营收表可知,作为收入占比大头的利息收入有所增加,较去年增长60%,但利息净支出为48.58亿,增长率为149%,负债端成本压力巨大使得利息支出拖累了利息净收入。
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网商银行为帮助小微企业渡过营业危机,采取了包括发放免息卷等多项减免措施,连同合作银行减免利息6.65亿元。另外,网商银行的小微贷款总体贷款利率也下降1.1%,也导致了利息收入的减少。
在支出方面,网商银行资产减值损失为35.97亿元,较2019年的16.54亿元增长117.47%,也导致了净利润的持平。对于拨备计提的增加也意味着网商银行对于新增客户坏账率的担忧。
去年年中,网商银行最大股东蚂蚁集团启动上市计划,为了冲击上市,网商银行也加大了业务扩张。根据去年蚂蚁集团招股书显示,去年上半年小微经营贷款为421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合贷款,目前网商银行已经合作了超700家金融机构。
短期的业务扩张会对客群质量有所影响。从不良率可以看出,到去年年末网商银行的不良率为1.52%,较去年上涨了0.22个百分点,一方面有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资产的高速增长导致资产的恶化已经开始显现,而贷款回收有一个周期,后续不良率可能会继续走高。
再来看看微众银行2020年的财务数据,总体来说较为平稳。
2020年,微众银行总资产为3464.3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8.95%;所有者权益为210.28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0.45%。业绩方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81亿元,同比增长33.69%,净利润49.57亿元,增长25.5%,净利润几乎是网商银行的4倍;贷款余额达到2000.61亿元。
微粒贷作为微众银行的拳头产品,其目标客群也在不断下沉,微粒贷约80%贷款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约78%从事非白领服务业或制造业,笔均贷款仅8000元。
2020年年初,长城证券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披露,截止2019年11月,微众银行旗下微粒贷已累计放款已近2万亿元,放款数量超过2.5万亿笔。
在贷款不良率方面,微众银行的不良率为1.20%,相比去年轻微下降了0.04个百分比。
除了微众银行自营产品之外,此前微众还看好场景分期,并且布局了家装分期、租房分期等场景。
2020年微众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为61.52亿元,较2019年的55.20亿元增长11.45%,这背后主要源于“蛋壳风波”。
去年蛋壳的“爆雷”引发舆论热议,这也让蛋壳背后的资金端微众银行走进了大众视野,这次流动性危机下,微众选择为蛋壳兜底。据悉,微众已为蛋壳买单13.14亿元。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消费金融领域场景端的隐患。得益于腾讯的技术,微众银行一直被誉为金融 科技 公司,但互联网巨头也难以在复杂的消费的场景中做到对风险的精准把控。
不过作为没有线下网点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业务若要走出腾讯体系,拓展消费场景,未来类似蛋壳的B2B2C的模式依旧难以避免,这对微众后续如何在场景中叠加金融服务是一个考验。
网商银行的业务模式进行了几次更新迭代。
最开始1.0版本,网商银行主要结合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为阿里巴巴电商体系内部商家提供贷款。此后蚂蚁金服将支付场景拓展到线下商户,这类通过支付宝二维码收款的商家也被称为“码商”,码商贷是网商银行的小微金融的2.0版本。
近两年网商银行走出阿里体系,涉足农村金融,为广大三农人群提供贷款,从财报中透露的信息中可见,农村金融寄托着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
但农村金融向来是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领域,风控难度大,并且纯线上服务模式无法有效深入农村腹地。网商银行的主要通过与各地政府合作的模式,为当地农户提供贷款,并且依靠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监测农田情况,为农户建立风控体系。
网商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愿景很美好,但农村金融能否为阿里带来预期的营收,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再看看微众银行。根据微众银行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增速已经放缓。
去年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最强监管年,监管出台了多项政策,实现对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的管理。为应对监管要求,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互联网小贷公司也多次增资到50亿。
根据媒体报道,微粒贷已经大幅下调利率,最低日利率已达到0.02%以下,这有助于微众将目标客群上移,未来将获得更优质的客户,但利息收入也将减少。
在监管的大背景下,个人消费贷款行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微众银行也需要找到新的业务方向。未来的新蓝海在哪儿?小微金融成为了新风口。
2021年初,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将普惠小微金融服务作为发展重点之一。近两年小微金融也迎来了行业爆发期,多家金融和助贷机构都在布局小微金融领域。
微众银行在财报中强调,2020年信贷资源开始向小微企业倾斜,普惠型企业贷款余额801亿元,同比增长156%。至今,微众银行已经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客户56万,但与网商银行相比量级很小。
截止2020年6月,微众银行已累计为小微企业累计放款超2000亿元,未来小微信贷很可能成为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角力场。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被誉为民营银行的双子星。它们一个主攻消费金融行业,一个专注于小微金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难以放在一个维度上比较。
网商银行承担了为阿里数字经济“输血”的职能,如今也深耕农村金融领域,盈利导向已经被弱化,而微众银行的盈利性更强。
但两家银行相同的是,都定位于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服务以往传统商业银行难以接触的长尾客群,还都因为先进的技术在行业内被视为金融 科技 公司。
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不管业务模式有何差异,究其本质都是互联网银行。
参考资料
1、微众银行年报
2、网商银行年报
3、新京报——李克强见证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首笔放贷
4、长城证券——银行业金融 科技 专题报告:寻找银行中的 科技 股
- END -
感谢您阅读本篇对微众银行年报的详细介绍,如果你对微众银行年报下载还不够了解,想进一步学习关于微众银行年报的知识,可以在本站首页搜索你想知道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