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ar币发行于2020年10月14日,总量为10亿near。作为near网络内的原生代币,near币是处理交易及储存数据的费用媒介,还是运行验证节点的必需抵押品,并赋予了用户参与网络治理投票的权利。
1.发行情况
near币发行于2020年10月14日,且发行总量为10亿near,目前流通数量为377,619,745.00 near,流通率达到30%,市值为3,974,897,586.00美元。截至2025年2月24日,near币的历史最高价为20.55美元,历史最低价为0.53077美元。
2.代币分配
在near协议的代币分配中,既体现了对验证者的激励,也体现了对网络长期发展的考虑。在主网启动时创建的10亿个near代币中,有一部分被用于初始分配,以支持网络的启动和运营。而剩余的代币则通过每年的出块奖励、交易费用回扣等方式逐步释放到市场中。
具体而言,每年的出块奖励中,90%分配给验证者,以激励他们为网络提供稳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一分配比例既保证了验证者的经济利益,也保障了网络的稳定运行。而剩余的10%则分配给协议储备金池,用于支持网络的研发、市场推广等长期发展需求。此外,near协议还通过交易费用回扣的方式,鼓励用户与合约进行交互。在每次交易中,30%的交易费用作为回扣支付给与交易交互的合约,以表彰其为网络带来的价值。而剩余的70%交易费用则被销毁,以减少代币的流通量,提升代币的价值。
3.经济模型
near协议的经济模型是其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合理的代币分配和激励机制,near协议维持了了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每年的出块奖励,near协议激励验证者积极参与网络维护,为网络提供稀缺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一机制保证了网络的稳定运行,还促进了代币的流通和价值的提升。其次,通过交易费用回扣和销毁机制,near协议鼓励用户与合约进行交互,并减少代币的流通量。这一机制有助于提升代币的稀缺性和价值,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稳健的投资回报。此外,near协议还通过储备金池等方式,为网络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一机制保障了网络在面临技术挑战、市场推广等需求时,能够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和解决问题。near协议的经济模型还体现了其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通过赋予用户参与网络治理投票的权利,near协议确认了网络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决策能够充分反映用户的意愿和需求。这一机制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提升了网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1.起源背景
Near Protocol是一个旨在使应用程序具备与当今网络相媲美可用性的去中心化平台,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推动区块链技术普及与应用的使命。near协议的核心在于其可扩展的基础协议,该协议促使DApp能够在移动设备上以足够快的速度运行。这一特性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拓宽区块链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状态分片技术,Near Protocol实现了区块链与网络节点数量的线性扩展,目标直指每秒10万次交易(TPS)的高吞吐量,而这一切都是基于100万个移动节点的支撑。
作为near网络内的原生功能型代币,near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处理交易及储存数据费用的媒介,也是运行网络验证节点所必需的抵押品。此外,near币还赋予了用户参与网络治理投票的权利,使他们能够决定网络资源的分配方式以及协议未来的技术方向。
2.币种发展
自2020年4月22日主网启动以来,Near Protocol便以其独特的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Nightshade,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和用户的关注。Nightshade共识机制提供了动态可扩展性,还保障了稳定的手续费率,为DApp的开发者提供了相对可靠和高效的网络环境。
在主网启动之初,Near Protocol便创建了10亿个near代币,作为网络运行的基础。为了激励验证者参与网络维护,Near Protocol每年发行5%的额外供应作为出块奖励。其中,90%(即4.5%)分配给验证者,以表彰他们为网络提供的稀缺计算和存储资源;而剩余的10%(即0.5%)则分配给协议储备金池,用于支持网络的长期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态系统的日益完善,Near Protocol也迎来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2020年9月24日,Near Protocol成功从主网PoA阶段过渡到主网受限阶段,标志着其技术实力和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而到了2020年10月14日,Near Protocol更是顺利过渡到主网第二阶段,为DApp的开发者提供了更加成熟和完善的开发环境。
1.同类DApp平台竞争对手
以太坊(Ethereum):以太坊是最早的智能合约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的DApp生态系统。以太坊在区块链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Near Protocol在DApp平台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Harmony ONE:Harmony ONE也是一个分片式设计的PoS公链,与Near Protocol在技术上具有相似性。Harmony ONE目前支持ETH和BSC的跨链,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2.人工智能集成领域的潜在竞争对手
随着Near Protocol在AI领域的深入布局,如与near AI和Frax Finance等合作构建完全自主的代理,以及Sweat Еconomy将AI助手集成到钱包UI中,Near Protocol在人工智能集成领域也面临潜在竞争。这些潜在竞争对手可能包括:
其他具有AI集成能力的区块链平台:这些平台可能通过集成AI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与Near Protocol在AI应用领域形成竞争。
专门的AI技术公司:这些公司可能利用自己的AI技术优势,与区块链平台合作或独立开发AI驱动的区块链应用,与Near Protocol形成竞争。
3.加密货币市场中的其他竞争对手
在更广泛的加密货币市场中,Near Protocol还面临来自其他各种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项目的竞争。这些竞争对手可能包括:
其他具有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加密货币:这些货币可能通过提供独特的技术解决方案或应用场景来吸引投资者和开发者。
传统的金融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可能利用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开发与区块链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Near Protocol在金融科技领域形成竞争。
near币凭借其独特的分片式设计和PoS共识机制,在区块链领域展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态系统的日益完善,near币有望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然而,投资者们也应看到,加密货币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在参与前应充分了解市场风险和项目情况,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同时,Near Protocol也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潜在的市场挑战。
关键词标签:near币发行总量,near币发行时间,near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