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百科

马克思币(马克 人民币)

发布时间:2022-12-12 20:44:04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马克思货币需求量理论讲了哪些内容?

马克思货币需求量理论主要涉及三个因素,即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公式如下:货币需求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商品的数量x商品的价格)÷货币流通的速度(7.1.1)也可以写成:M=PxQ÷V(7.1.2)式中:M为货币需求必要量,P为商品的价格,Q为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为货币流通的速度。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充当媒介作用。

在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待售商品的总额决定了货币需求的数量。

同时,货币可以多次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对于货币需求的必要量来说,也必须考虑到货币的周转速度。

因此,流通中商品数量、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了货币的需求量。

从式(7.1.1)中可以发现,货币需求必要量与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成正比,与货币流通的速度成反比。

尽管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反映了商品流决定货币流这个基本原理,然而该理论强调商品具有自身的价格,进入流通领域后,商品的价格取决于生产,货币的多少不影响价格水平。

显然,在使用纸质货币或者信用货币的今天,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有可能与事实不相符合。

如果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的需求量存在不均衡时,就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当货币的供应量超过货币的需求量时,商品价格上升会吸收多供应的货币;当货币的供应量小于货币的需求量时,商品价格的下降会收缩货币的需求量,以适应较少的货币供应量。

然而,如果以金属作为货币流通媒介时,不需要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来解决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而是通过储藏手段和流通手段来解决货币供需不平衡问题。

当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多余的货币就会退出流通市场;当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时,起储藏作用的货币会进入流通市场,以弥补不足。

综上所述,货币需求必要量公式仅适用于以金属作为流通媒介的情况,而不适用于以纸质货币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媒介的情况。

针对纸质货币和信用货币下货币供应量对价格的影响,马克思对货币需求必要量公式加以改进,即在纸质货币和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单位纸质货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等于流通中必需的金属货币量除以流通中纸币的总额。

用如下公式表示:单位纸质货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必需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纸币的总额(7.1.3)在一定的货币需求量的条件下,流通中的纸质货币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

纸质的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需求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相反,就会引起物价下降。

如图这样的钱币是游戏币还是纪念币啊?我查了一下是蒙古的但是找不到对应的。

这是蒙古1988年发行的“纪念卡尔·马克思诞生170周年”纪念币,面额1图格里克。硬币正面是马克思头像及其签名,背面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硬币直径32mm,重量14.55g,硬币材质是黄铜。

目前在邮币交易市场上价值20元人民币左右。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主要有哪些主要内容

可以说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蕴含着非常现代的洞察力,它从各个方面预示了凯恩斯的理论。这在马克思对待信用和金融危机上面表现得最明显。然而,只有在一般的价值理论背景之中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也就是说,在作为交换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形式与职能间建立紧密联系是必要的。货币的衍生物成为独立的价值形式,成为了价值尺度。货币其自身是先于资本主义出现的,它在历史的演进中完成交换领域和一般流通领域中的各种职能。这些货币的各种形式与一般货币等价物所执行的职能是不可分离的。本文将要提出,特定的资本主义货币形式与货币循环理论相结合提供了更为系统连贯的分析框架,它加强了马克思最初的对信用货币的分析。与这些特定的资本主义货币形式对应的是现代银行和复杂信用创造工具的演进。

货币的形式和职能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衍生物以价值采取它自主的形式为条件。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构成了可度量的“一般等价物”。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与货币间的交换比例(例如扩大的价值形式),它是由在一般等价物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相对量所决定的。从这个方面来说,价值形式代表了商品的社会形式,以其内在的能力进入到交换过程和表现货币价格。对象化到使用价值中的劳动时间只能通过货币的形式被社会承认,作为交换价值通过市场实现。根据马克思,一般等价形式对象化为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确实,货币系统本身能够作为一种延迟支付的手段或者信用循环的现代表现。但货币在资本主义以前是以商业资本或商人资本形式出现的。马克思认为社会习惯和规定会决定何种商品货币被选择,通过排除其他所有商品,而赋予某种特殊的商品一般等价物的角色。货币于是获得了商品购买力的垄断力量。一般等价物作为具有垄断力的购买手段是商品所有者的社会纽带,资本主义社会的神经(nexus rerum)。

只要抽象劳动需要社会承认,一般等价物就必然表现为自主的、独立的价值形式。在马克思那个时代,金是一般等价物,马克思将纸币作为金的“符号”。货币作为共同属性,作为价值的度量和作为商品价值量的社会表达的必要手段来起作用。流通中货币的数量遵循“回流定律”(law of reflux)来与价格总额相适应,方式为金融系统中的贮藏或抛售,或者流通速度的变化。流通过程创造了货币本身能使得商品可以通约的幻觉。但是在表面或者交换价值的“现象形式”之下,抽象劳动决定了价值的物质实质。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对象化的人类劳动,从而本身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独特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个独特的商品被转换为他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1]在M-C-M′的一般循环中,货币作为循环过程的中介,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社会生产特征被归入到了买卖中个体的行为之中。货币积极地将商品当作价值。这预先假定了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关系中为卖而买(M-C-M′)是占统治地位的。在M-C-M′中,货币不能看成是被动的,因为货币的增加是被设定为流通的目的。货币在经济中是最积极的东西,任何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解释这个现象。

与李嘉图不同,马克思认为货币不能仅限于作为交换和流通手段。确实,甚至在凯恩斯批判萨伊定律之前,马克思就反对古典的货币中性教条,后者认为货币仅仅是盖在物物交换上的“面纱”。在纯粹的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被动的角色反映物物交换过程中商品间的交换比例。在这个物物交换的经济中,购买和出售同时进行,也就是说商品使用价值是主要目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萨伊定律——认为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存在的——能够被验证。肯定的,即使假设商品交换是通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只要货币不被闲置贮藏起来或作为价值的储存,萨伊定律就会有效。古典体系混淆了纯粹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货币经济,马克思的体系显然与之相反,他从货币的最初形式开始。就主要目的是以货币形式实现交换价值而言,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一般等价物决定了市场经济的逻辑。最终驱动单个资本家的是以货币形式来创造和实现剩余价值。资本的货币形式与商品形式之间的矛盾预示了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信用货币的贬值(更不用说它的只是幻想的货币资格的丧失)会动摇一切现有的关系。因此,为了保证商品价值在货币上的幻想的、独立的存在,就要牺牲商品的价值。一般说来,只要货币有保证,商品价值作为货币价值就有保证。因此,为了几百万货币,必须牺牲许多百万商品。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它的妙处之一。在以前的生产方式中没有这种现象,因为在它们借以运动的那种狭隘的基础上,信用和信用货币都还没有得到发展。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货币危机——与现实危机相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表现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很清楚,只要一个银行的信用没有动摇,这个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信用货币就会缓和恐慌,但通过收缩信用货币就会加剧恐慌。”[2]

马克思确认了货币的三种基本职能。首先,货币被当作计算单位,通过确定价格来作为价值尺度行使职能。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使他将金作为价值尺度。金自身的价值由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其他所有商品不同,金具有一般交换价值,这是通过社会承认和作为价值尺度由国家认可的。第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例如现代的纸币),是由私人银行发行,并最终由中央银行通过其储备的高能货币来调节。第三项职能可以描述为价值的抽象代表或简单地说,“作为货币的货币”。在这个观点上,马克思区分了三种货币的功能:(1)以货币贮藏的形式储存价值:“资本的一定部分,必须不断作为贮藏货币,作为可能的货币资本存在,这就是:购买手段的准备金,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一种在货币形式上等待使用的闲置资本;而且资本的一部分不断以这种形式流回。”[3]货币以潜在资本的面貌出现。作为价值的储存,货币取得了固有的购买力,并且通过M-M′的循环,获得了自我扩大的价值;(2)作为支付手段或者以信用形式延迟支付;(3)作为世界货币、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在马克思自己的时代,这个功能是由英国强权所支持的国际金本位来执行的。一旦货币被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货币就取得了作为流通手段的地位。作为流通手段,货币法定的清偿手段被国家承认并担保,被作为法币发行。也就是说,国家获得了占有铸币税的特权。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社会承认的。仅仅是在流通过程中货币才能以价格形式充当一般等价物。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因果联系,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以其作为流通手段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

货币的各种职能也与其特定的历史形态相一致。银行业务的出现和信用创造与资本主义演进的高级阶段相一致。相反,法币和贵金属自发演进或金属货币形式出现在资本主义之前,其起源就如同文物一般古老。这些不同的货币形式深刻地影响着货币中介的决定。于是,货币作为价值的抽象表达与资本主义交换更发达的、更高级的货币中介形式一致。现代银行演变见证了支付和信用创造管理手段的融合。现代的信用创造工具和金融媒介,可以说是价值抽象表现的最近的形式。它们是信用的形成和调节发生的地方,处于资本家和工人以及资本家之间货币流通的中心。但是,必须强调不考虑货币形式,基本职能仍然是相同的。商品货币仅仅是一般等价物历史形式的一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他具体形式的资本主义货币如信用、不可兑换的法币、银行存款等等,逐渐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形式。

求完整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不要简单概括

马克思货币学说是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职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研究了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的四个阶段; 指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从而阐明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前两种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后三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基本职能中派生出来的。马克思认为,在实物货币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等于待实现的商品总量与商品货币价格之积除以货币流通速度的商,而纸币不外是实物货币的符号,服从于上述规律。货币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矛盾对立发展的产物,它使得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外部对立,它也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消亡而最终趋于消亡。

应答时间:2021-09-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马克思是如何说明货币的本质和起源的?

关于货币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在《资本论》第1卷中得到了完整、准确而集中的阐释。马克思首先分析的是商品及其二重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由于商品的二重性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而劳动的二重性又是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正是通过对商品内在矛盾的揭示,说明了这种内在的对立必然发展成为外在的对立。

经过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终确定为货币形式,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所以货币的产生,不过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

马克思关于金银货币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即“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历史上充当过货币的商品有很多,而金银最适合固定充当货币的真正原因,正是在于生产货币的私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

这种属性的内在必然要求便是,充当货币的那种商品,最好是不论产自何人何地,其质量都是无差别和同一的。此外,这种货币交易的高频和普遍性特性,还要求货币最好具有均质无差、耐磨损、便保存、易分割等等特性,而且较小的体积能包含更多的社会劳动(可称为社会劳动密度)。

正是由于对充当货币的商品的特殊属性要求,而在实物商品生产领域中,金银具有其它一般商品所不可比拟的自然属性优势,便使得其更适合充当货币了。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一般等价物 币材 铸币 纸币 信用货币 银行券 存款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贮藏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单位 主币 辅币 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人民币制度

六、教学内容

2.1 货币的本质

2.1.1 货币的起源

1、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货币的起源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都明白货币的重要性,但它的起源和本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

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货币存在。从起源上看,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经济范畴,至今已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

马克思说,“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我们要想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就必须弄清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商品怎样成为货币这三个问题。

商品的内在矛盾使商品成为货币。人类要生存就要消费,要消费就要劳动。人类社会的劳动首先是一种生产劳动。不劳动,任何社会都无法生存。人类社会的劳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具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特点,这时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时逐渐出现了商品、价值、等价交换、货币等基本范畴。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只生产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的需求却要靠所有生产者提供的多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因此,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何时生产,都由他自己来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归他自己支配,因此,劳动并不直接表现为对社会、对大家有意义,而是直接表现为对个人有意义,也就是说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这样,就产生了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产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者说不是供私人消费的,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的,于是私人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就成了关键问题,这就是商品的内在矛盾。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惟一的途径就是交换。这时的生产就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这种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为了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价值应以货币来表现。

根据史料记载,世界各地的交换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物物直接交换和通过媒介的交换。如在世界上,牲畜曾在很多地区充当这种媒介。在中国比较定型的媒介最早是“贝”,这种出现在交换之中的媒介就是货币。

商品通过等价交换成为货币。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采取什么形式呢 ? 当然应该是互不吃亏的形式。但各种不同商品是由各种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大米是吃的,衣服是穿的,斧头是用的等等,它们千差万别,无法比较,要比较只能根据各种商品全都具有的共同性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各种商品全都具有的共同性的东西呢 ? 那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具体劳动形式,它们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因此,可以说一切商品都是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的产物。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劳动,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

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同一的、在量上是能够比较的。经过比较,价值相等的商品相交换,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但是,商品的价值从它本身来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无法表现其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以体现。比如, 1 只羊 =2 把石斧,这时羊的价值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石斧成为表现、衡量羊的价值的材料,成为羊的等价物。这意味着生产羊的私人劳动被斧头的所有者证明是社会必要劳动。所以价值表现的过程即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而起等价物作用的商品(石斧)则成为社会劳动的具体体现者,也可以看作是货币的最原始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换不断发展,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货币应运而生。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商品成为货币是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演变。在历史上,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包括了以下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价值形式。

(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往往结成共同体来共同生产和消费,共同体之间自给自足,相互隔绝,几乎没有经济交换活动发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羊换石斧,玉米换土豆,木材换皮货,刀枪换烟草的简单的物物交换偶然地出现了。

在这种偶然的交换中,商品价值的表现也是简单的,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因此,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或偶然地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这种交换看似简单和偶然,不过只要发生了,就有价值表现问题。如:

1 只羊 =2 把石斧

这个式子看似简单,但它反映的内容却并不简单。通过这个式子至少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羊和石斧这两种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等式左边的羊的所有者通过与石斧的交换,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起着主动的作用,所以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而等式右边的石斧在交换中用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充当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用来衡量、表现羊的价值,在价值表现中起着被动的作用,所以把等式右边的石斧叫做等价物。

第二,这一式子还反映了这两种商品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这时,作为等价物的石斧具有同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羊直接交换的能力,从而使等式右边的石斧具有了三个特征:

( 1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 2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 3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进一步推而广之,凡是处于等价物的商品都具有这些特征。

概括起来,在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外在的表现,即羊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羊和石斧的外部对立;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 ( 羊 ) 表现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产物;而等价形式的商品 ( 石斧 ) 直接表现为价值、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结晶。由于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外在的表现,商品的矛盾才得以最终解决。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虽然反映的只是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萌芽状态,商品价值的表现无论从质上、量上都是不充分的,但它却包含着一切价值形态以及货币的秘密。因此,它是我们理解货币起源的前提和起点。

(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以及私有制的出现,共同生产逐渐变成个人生产,共同体之间的交换也被个人之间的交换所代替,偶然的交换变成了经常的交换。这时一种物品不只是偶然地才和另外一种物品发生交换,而是经常性地与另外多种物品交换。如:

这样,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多种商品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表现中,等式右边处于等价物形式的商品不再是一种,而是许多种,但每次发挥等价物作用的,只是一种商品。

在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阶段,虽然都是物物直接交换,但交换能否成功对他们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前者,物物交换成功与否对他的所有者来说无关紧要;对于后者来说则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是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经常的交换已日益成为他们生活的必要环节,一旦交换不成功,其生产生活就会遇到困难。而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了。如石斧的所有者需要羊,羊的所有者也刚好需要石斧,交易能够成立,羊和石斧的价值都能得到社会承认。但经常可能的情况是:羊的所有者需要石斧时,石斧的所有者并不需要羊,而需要粮食,粮食的所有者又需要棉花……于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简单实物交换链就形成了。

客观上存在可以最终解开的需求链锁,但要真正实现,需有赖于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需求的双重巧合,即你需要我的商品,我需要你的商品;

第二,时间、空间的双重巧合。如果你在甲地需要羊,我在乙地需要石斧,或者是你在夏天需要羊,我在冬天需要石斧,交易都是不能成立的;

第三,买卖双方必须就交换比率、数量达成一致。你愿意两把石斧换一只羊,可我愿意一只羊换 3 把石斧,交易同样不能成立。用于交换的商品,只有在品种、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符合双方的需要时,交易才能成立。形象地说,一个需要农具的农民,只有在当地市场上恰巧遇到一个饿着肚子的工匠,粮食和农具的交换才得以成立。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往往需要进行若干次迂回曲折的交易,才能换到所需要的商品。因此,物物直接交换是一种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交换方式,而且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

扩大的价值形式虽然比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这种进步仅仅是规模和数量上的进步,并没有形成质的飞跃,这种价值表现形式仍是不充分的。

( 3 )一般价值形式。马克思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逐渐自发地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大家习惯地把自己的商品先和某种人们普遍需要的商品相交换,然后再以这种商品去交换自己所实际需要的商品。假如说,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需要的是羊,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下列交换关系:

当所有商品都用一种商品表现自己的价值时,价值表现形式就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阶段。

这种价值形式与前一式子相比,似乎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颠倒,但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种时候,商品交换已经不是物物直接交换,而是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所以,只要交换成一般等价物,人们的生产劳动就已经得到社会承认。这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起着货币作用的商品,是货币的原始形态。

( 4 )货币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不过,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一种商品上,而是随着商品生产的继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固定地经常性地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种商品就是货币。如:

当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货币产生以后,以物物直接交换为特征的商品交换就转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货币的产生,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由此把整个经济中的所有商品与货币对应起来,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还把货币的发展水平和流通状况,作为衡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此外,货币的产生也使得商品货币关系更加神秘、更加复杂,促使人们去研究货币现象、规律、机制等,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货币银行学。

2、货币起源的经济模型

( 1 )不对称信息与货币的起源。对于不断发展的交换来说,物物的直接交换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比如,当羊要被用来交换粮食时,粮食的所有者在此时此地并不需要羊,而是需要其他东西,如烟草。如果烟草所有者正需要羊,那么羊的所有者先用羊交换烟草,即把羊的价值先用烟草表现出来,然后再用烟草换粮食,即用粮食表现烟草的价值。这样,三种物品的价值才得以表现,生产它们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才得到社会承认。但是,纵然客观存在可以最终解开需求的锁链,而要现实地把它一步一步地解开则是要花费极大精力的,更何况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这样的锁链并非必然存在。

在从事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上所花的时间叫交易成本,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交易成本很高,因为人们必须满足“需求的双重巧合”,即必须找到某个人,他拥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而且恰好需要自己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时,必然会有某种物品进入交换的次数较多,其使用价值较多地为进入市场的人们所需要。当各种物品都频繁地要求用这种物品表现自身价值时,这种物品就成为所有其他物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成为所有物品的等价物;而这种物品一旦成为所有其他物品用来表现价值的等价物,那么它就具有了可以与所有物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就让位于通过媒介的间接交换。

而随着商品生产的继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等价形式同这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社会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特殊商品成了货币商品。

通过节约大量花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上的时间,货币提高了经济效率。效率的提高,还因为人们得以专门从事其最擅长的工作。由此我们看到,在一个经济社会中,货币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它降低了交易成本,像润滑剂一样,能使经济更为迅捷地运行,并由此鼓励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社会对货币的需要是如此殷切,以致除了最原始的社会之外,几乎每一个社会都发明了货币。作为一种有效发挥货币功能的商品,货币必须满足些要求:

① 它必须易于标准化,使得人们能很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② 它必须被广泛接受;

③ 它必须是能够被分割的,使得“找零”比较容易;

④ 它必须易于携带;

⑤ 它不会很快变质。

在人类的历史上,满足上述要求的货币曾采取过很多奇特的形式,从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贝壳串珠,到早期美洲殖民者使用的烟草和威士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营中以及近来俄罗斯的香烟。随着岁月推演而发展起来的形式不同的货币,如同工具语言一样,是人类创造力的试验。

( 2 )计价物起源的经济模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换一种表述方法,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就像水总是从高往下流那样。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

论证这一观点,有个纯抽象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首先定义:物物交易的经济是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的经济;货币经济是只有一种特定的商品——货币——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货币之外的任何一种商品也均可以与货币相交换但彼此之间却不能交换的经济。从“交换”的概念自然引申:同一种商品之间,包括货币与货币之间,不存在交换的必要。同时设定:任何两种商品,在货币经济下则是货币与任一种非货币商品,均有一个交易网点,这些交易网点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来实现交换。在这样的定义和设定之下,很容易算出不同经济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

如以 C 1 , C 2 , C 3 ,…, C n 表示经济中存在的 n 种商品,在物物交易的经济中所需要的交易网点相当于任两种商品组合的数量,即n(n - 1)。 在货币经济中 , 由于定义只有货币与非货币商品的交换而无非货币商品之间的交换,所以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是:(n - 1)。比较 n(n - 1) 与( n -1), 只有 n 为 2 时,即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时,两者的值相等。但只有两种商品,就不可能存在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的区分。如果 n 为 3 ,物物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3 ,通过货币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2 ,即前者为后者的 1.5 倍;如果 n 为 10 000 ,物物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49 995 000 ,通过货币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9 999 ,即前者为后者的 5 000 倍。 n 越大,倍数越大,两者之间的交易社会成本有极大差距显然可见。

2. 1. 2 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首先是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否则,就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也不可能在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历史上各种材料的货币,如贝壳、铜、银、金等,都是花费人类劳动得来的,同时也都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但是,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货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二是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在商品世界中,普通商品都各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自然属性,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而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则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比如金银这种货币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可以作为工业原材料以及装饰品等,而社会属性则是金银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是价值实体,是价值的象征,是等价物。在商品交换当中,人们注重的是货币的社会属性,把它当作一般等价物来接受。

关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概念,马克思的解释最深刻,其基础是他对价值本质的透彻论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一般等价物的论断不是孤立的,货币的各个职能也就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最后一个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商品——黄金,已经完全地退出流通领域,货币与黄金已割断了联系。因此,对一般等价物这个定义是否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货币是自发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的象征,其他商品都要通过与货币的交换来实现其价值,所以货币就成为自发地核算商品生产者社会劳动的工具。

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每个生产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所有生产者的生产构成整个社会生产劳动的整体,而每一个商品生产者的这种或那种劳动都应该是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使商品生产者彼此隔离开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而不能直接采取社会劳动的形式,即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

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实现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如果实现了这种转化,就说明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社会所必需的,他就可以获得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反之,就不能取得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不仅如此,通过货币还可以证明某种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有多少为社会所需要。如果商品高价出售,转化为货币的数量多,就说明该项生产劳动不仅是整个社会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反之,则说明该项生产劳动超过了自发的社会分工的必要,在市场上已供过于求。最后,货币还能反映出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耗费是多于还是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如果个人劳动耗费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他的商品出售以后就能获得较多的货币,反之则只能获得较少数量的货币。货币的这种作用,自发地调整了生产结构,调节着社会劳动分配比例,同时也促使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按照类似的角度,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们把货币说成是一种“选票”。一个社会生产什么,要取决于货币选票。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否购买,这是投不投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票。投票是在市场上进行的,生产者正是根据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投票情况来组织生产。这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调节,它引导着生产要素的配置。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