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这是代代相传的古训,铭刻在国人的心中。而今时代虽然不同,但孝顺父母、礼敬长辈,也依然是当代人不论老少都应该继承和弘扬的中华孝道。那么今天的民族故事就为你讲述古人刻木孝亲的孝道故事。
晋代孙盛的《逸人传》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传说在汉朝河内地方,有一个人叫丁兰。传说他有感于“羔羊跪乳”和“乌鸦反哺”的情形,对自己未能趁父母健在时尽孝而痛悔不已,越发思念已故的父母。于是,他就用木头雕刻出父母的形像,供在家中堂上敬奉,俨然如对活着的父母,在生活点滴之处都不失恭敬。
一天,置邺县一位名叫张叔的人,到丁兰家借东西,恰巧丁兰外出了,只有他妻子在家。丁妻当时不知道是否当借,迟疑中,她想起平日里,自己和丈夫遇到难以决定的事情,都是在父母的像前问卜,然后遵照卜到的“父母意见”再作决定。其实在丈夫的影响下,妻子早在不知不觉中,也将木像视为活着的公公婆婆,十分孝敬。
于是丁兰的妻子洗净双手,整理仪容,点燃香烛,在木像前躬身礼拜后,就虔诚地问卜,结果得到的是“不借”的答案。于是,她只好将结果如实告诉张叔。哪知道张叔先前刚刚喝过酒,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一时失去理智,当场对着木像大骂起来,气愤至极,还动手打了木像几下,然后才愤愤离去。
丁兰回来后,像以往一样,首先到父母的像前禀告。当他瞻仰父母的面容时,看见父母的脸色似乎很不高兴,心中深感不安,急忙向妻子询问,才得知是张叔对木像有过无礼的打骂行为。
父母过世后,丁兰就视木像为父母,从未曾有丝毫的轻慢,如今有人居然如此非礼木像,他感到内心宛如刀割。情急之下,他跑去找张叔理论。不料张叔根本无法理解丁兰的感受,出言更加不逊。二人话不投机,丁兰忍不住和他争执起来,情急之中,还出手用力责打了他。张叔见丁兰为了两个木像,竟然责打自己,心里更感到忿忿不平,就向衙门告状。
由于证据确凿,衙门便派衙役捕捉丁兰归案。丁兰被捕走前,心里十分伤心难过,他来到父母的木像前,双膝跪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忏悔地说:“儿子不孝,没有照顾好二老,不但使你们受了委屈,现在又不理智地动手打了人,将要受到官府的惩罚。这样不仅让你们为孩儿担忧,还使二老蒙受羞辱,实在是罪过!”
就在丁兰发自内心向父母忏悔之时,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人们看见两尊木像的眼睛里,竟然缓缓流出了泪水,而木像的神情,又是那么痛苦难当,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惊奇震撼。
当地的地方官得知后,也为丁兰的孝心而钦佩,于是就向皇上奏明了情况,不但免除了对丁兰的处罚,还举荐他为孝廉。后来,皇上又传下诏令,命人把丁兰的孝行事迹画成图画,以彰显他的孝道德行,号召大家都来学习。
《丁兰刻木》的故事,不仅突现了丁兰对父母的至诚孝心,而且他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行为,对形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民风,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孝心会感通万物,使人遇难呈祥。
丁兰刻木孝亲的行为还唤醒世人:千万把握住父母在世的有限时间,及时行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将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遗憾,都化作今天力行孝道的无比喜悦。
你可能也喜欢:
藏传佛教10条基本礼仪
绝对智商压制,徐文长制伏林狠心
中华民族故事:丁公凿井
中华民族故事:二疏辞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