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四川:举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06-27 17:23:34

6月24日,由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与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检察院、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绵阳市法学会、北京盈科(绵阳)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市园艺山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扬州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宜宾学院等十余所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的同志,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绵阳全市政法系统以及来自省内外其他实务部门的同志,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的开幕式由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主任廖天虎主持。西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处长张勇、绵阳市社科联副主席姚辉、绵阳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安以及绵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红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研讨会分为专家论坛、学者论坛、实务论坛和青年论坛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专家论坛由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主任廖天虎主持。首先,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左卫民教授以“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公诉权的变迁”为题作了演讲;左卫民教授梳理了1979年以来公诉权变迁的历史,指出随着《刑事诉讼法》的四次修改,检察机关的公诉权历经了强化、整体缩减、恢复增长和再度强化四个阶段。接着,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处长刘中琦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现状”为题作了演讲;刘中琦介绍了当前正在进行的“少捕慎诉慎押”专项活动,重点谈论了其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降低羁押率的合理区间如何确定等五大问题。最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郭烁教授以“‘少捕慎押’的预期目标及实现路径”为题作了演讲,郭烁教授谈论了“少捕慎诉慎押”的政策定位和认罪认罚从宽与“少捕慎诉慎押”结合等问题,并提出了将逮捕和羁押严格分离等六条“少捕慎押”改革的实现路径。

第二单元学者论坛由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永强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磊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配套制度完善”为题作了演讲,介绍了研究“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配套制度的原因以及“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配套制度的具体体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杜磊副教授以“‘少捕慎诉慎押’背景下捕前分流模式研究”为题作了演讲,谈论了捕前分流模式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李梁副教授以“‘少捕慎诉慎押’司法刑事政策检察实践几点思考”作了演讲,主要谈论了司法理念的提出背景、检察机关对少捕条件的把握、检察机关对慎诉标准的把握以及检察机关对慎押标准的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何显兵教授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的理论根据”为题作了演讲,从哲学的基本方法论、犯罪结构的变化和刑法目的论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理论根据。紧接着,上海交通大学原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喜芬教授对四位发言人的演讲作了精彩的点评。

第三单元实务论坛由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周遵友教授主持。成都市新都区副检察长叶卿以“论单位行贿犯罪独立归责的逻辑及其路径”为题作了演讲,论述了单位整体行为独立归责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单位行贿犯罪独立归责的建构路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萍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如何规范和扩大适用取保候审”为题作了演讲,阐释了“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与取保候审适用的关系并谈论了规范和扩大取保候审在这一刑事司法政策下的适用。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陈凌熙以“探索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完善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条件”为题作了演讲,从社会危险性的内涵、评估条件的现状以及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的探索和实践效益几个方面阐述了该主题。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樊红芳以“浅谈‘捕诉合一’模式下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办理——基于B市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办案数据的分析”为题作了演讲,在讲述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谈论了捕诉合一模式下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办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四川若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李海威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及限定路径研究——以民营企业犯罪视域为例”作了演讲,从民营企业犯罪的角度分析了该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及其限定路径。而后,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肖乾利教授和绵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杨育正分别对五位发言人的演讲作了出色的点评。

第四单元青年论坛由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副主任贾银生主持。江油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雷闪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如何细化诉与不诉的考量因素与操作标准”为题作了演讲,论述了“少捕慎诉慎押”背景下诉与不诉的因素、标准及其完善。扬州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谷超以“‘少捕慎诉慎押’视角下公共法益内涵之探讨”为题作了演讲,以案例为引阐述了公共法益的内涵及其保护。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梁超以“‘少捕慎诉慎押’政策下公检协调与配合——以侦查监督协作与配合办公室为例”为题作了演讲,探讨了“少捕慎诉慎押”既存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介绍了作为应对方法的侦查监督协作与配合办公室。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郑博文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与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为题作了演讲,探讨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余益林以“取保候审保证人担保方式中脱保时保证人规制研究”为题作了报告,谈论了被取保候审人脱保时应如何规制保证人。随后,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兰荣杰教授和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腾肤对上述报告作了精妙的点评。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将司法办案融入国家治理工作大局,传递司法善意、助力社会治理,促进治罪与治理并重,增强了互信互助,凝聚了工作智慧和力量。(邹艳平 刘腾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