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中国二十冶空港一期项目深入思考“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党建工作开展新格局,凝聚一往无前、接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激发生产经营新活力,为生产经营注入强大驱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稳步发展。
以“党建+”的意识,融入生产经营谋规划,衍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近年来,“党建+”一词可以说是高频热词,是开展党建工作中的强力引擎,这恰恰与它形象化、接地气,自身与生产经营相融的特质息息相关,其既有现实针对性,也体现组织和群众意愿。在运行“党建+”模式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要有“党建+”的意识,首先要思考的是“党建+”,加什么?
一直以来,中国二十冶空港一期项目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的核心理念,始终都把党的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其中在“党建带工建”具体实践中,凝聚组织合力,有效推动项目工程建设。同时在“党旗飘扬、党徽闪光”、“党员身边无事故”、“我为群众办实事”等长期活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项目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助力。在此基础上,空港一期项目深度探索,牵丝引线,思考如何以“党建+”的理念,持续深化党建成果,更好的把党的建设融入各项工作、融入生产经营、融入企业发展大局,以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引领发展的高质量。
“党建+学习”,知识“营养剂”赋予党建文化力量
中国二十冶空港一期项目坚持把“第一议题”制度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将落实制度情况纳入年度支部建设计划。支部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依托“智慧党建”和“学习强国”等线上线下平台,对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教育指定学习材料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系统学习,以领导带头学、支部集中学、及个人自学等多样化的方式,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关键少数中抓重点,以上率下,以榜样力量掀起学习热潮。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做到学先一步、学深一层,以学带学,深刻领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践行为民宗旨、进一步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
同时专人负责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印发,做到紧跟时事政策、辩证历史实事、关心企业动态。在研讨中形成共识、学以致用,将制度扎进基层焕发活力。全体党员深入领悟内涵、精准把握外延,认真对标对表,把准政治方向、领会工作要求、掌握科学办法,实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带来由内而外、言行由衷的行动,在守住战“疫”防线,践行社会担当中,党员们主动作为,真正将“强担当”作为内生动力,坚决扛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党建+工建”,政治优势汇聚工程建设强劲动能
自2017年10月与宝安区工务署党支部,中冶赛迪以及监理单位项目现场党员一同组成空港新城项目临时党支部以来,“党建带工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日益显著。为丰富党员学习生活,建立多功能党员活动室,临时党支部即注重发挥党建的主导带动作用,又注重发挥工建的能动促进作用。通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专题学习,坚持学在新处、干在实处,始终强化党员主力军作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开展一系列支援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团队文化的同时打造和谐建设环境,践行社会责任;以临时党支部搭建的平等对话的四方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相互沟通、共同探讨、统一部署、工作共抓的互融局面。
中国二十冶空港一期项目支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建+工建”的带动、指引作用,以组织的强大政治优势凝聚力量,让团队的正能量、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项目工程推进的活力源,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推动生产经营的不竭动能,实现党建赋能,打造项目精品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中国二十冶空港一期项目将不断挖掘与谋划“党建+”工作新机制,让其贯穿到项目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各项业务,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让企业高质量发展跨步前行。(中国二十冶 吴灰灰/撰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