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庆军
千里长淮万古流,一曲红尘三杯酒;沿河儿女多英豪,清风煮茶话春秋。
故乡在淮河之滨,村民世代依河而居。河之北,尽平原,适旱粮;河之南,多丘陵,宜水田。因恰居于南北气候分界线上,四季分明,典型的河谷平原;虽土肥地沃,但汛期易涝。
故乡属北温带与亚热带之间过渡性气候,亚热带季风区。从小到大,感受很深的是——风,故乡的风,淮河的风,四季分明的风,历史沧桑之古风,共创实现中国梦之新风。
春风,迈着婀娜多姿的小碎步走来
立春后,风不再凌冽,即刻就温柔起来。不负春光,不负美好。放学回家,大朋友伸开历经一个冬天冻得黢黑皴裂的手,小心翼翼地取出昨天刚绑上蒲弓的“八角”、“九联”风筝;小伙伴力气小,只能跟在后面拿“工”字型的风筝线盘;更有小屁孩兴冲冲地捧着风筝尾巴,生怕拖到地下。蒲弓是用塑料膜拉变形后,绷在用细竹竿弯成弓的两头制成,绑在风筝脑后会发出清脆嘹亮之音。听大人说,春天放才有“天风”,只有接到天风,风筝才能稳定住不坠落。风筝御风而起,蒲弓自带的音响作为伴奏乐曲,与孩子们欢乐的笑声随风飘扬,静卧的村庄如一位长者,受到感染,脸上也绽露出慈祥的笑容。
春风微漾,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好在冬小麦与油菜都已经历过几场大雪的呵护与温润,孕育了一整个冬天。好风凭借力,是春风,是春风唤醒了万物,让麦苗终于爆发出茁壮拔节的力量。
菜窖里去年冬藏的大白菜、萝卜、红薯都已基本吃完,大人们开始在自留园地里播种。肥沃的园土从不会让辛勤的人们失望,播下的是干瘪不起眼的种子,收获的却是肥硕的绿韭菜、香芹菜、傻大葱、俏黄瓜、帅西瓜。故乡的春风,仿佛知道咱农民春天里吃蔬菜容易青黄不接,所以送来了“见风长”速度,催得菜园里一天一个样,就是为了赋予世代居于此的人们粮食不断、蔬果不缺。
夏风,引吭高歌一曲后奔跑而至
因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立夏过后,明显一天天变热,突然一觉醒来才发现“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谢大地的恩赐,风吹麦浪,满目金黄,又到了割麦的季节。麦子收完,立即就开始种花生、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近年来,故乡引进了旱稻,秋季作物从此不再单调,品种变得更加丰富。
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正是因为故乡风好、水美、土肥,才造就南园地里种的旱烟叶油亮丰腴;北大地里收获一种“大毛秧”品种的本土西瓜,瓜魁竟重达四十斤。爷爷乐见丰收,饱经淮河风霜的脸上那岁月刻磨的皱纹舒展开来,微颤的手端起用铁丝拧成把的小铝缸,倒上二两烧酒,温好;奶奶把已经风干透的淮河小鱼干,配上从园地里刚摘的辣椒,辣椒丝炒鱼干,土产搭河鲜,这道菜才是舌尖上的淮河之灵魂。
河边沙滩上,一群赤足的邻家小妹叽叽喳喳,在弯腰捡拾河螺、河蚬。几个半大的小伙深吸一口气,一个猛子重新扎到河底,又捧上一个个海碗大小的三角河蚌,还不忘临时做个白日梦来犒赏自己:这个里面总该有珍珠了吧?
热风吹得河滩野草正茂,淮河航道上满载粮食、黄砂、水泥、家具的轮船络绎不绝,通江达海;放牛羊的孩子在新奇地眺望,猜那个站在船边提桶打河水的人,究竟是谁呢?
夏日的风,吹响了热烈的呼哨,招呼人们农忙后别忘去消暑纳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淮河就是天然的浴场,洗走了白天一身的疲惫,男人们三两成群,在晚风中边嬉笑打闹边哼着流行歌曲,踏星而归。
世事岂能尽入人意?河谷平原的地势低洼,如果哪个年份的夏季狂风肆虐,暴雨骤降不停,淮河水位陡涨,故乡就会饱受洪涝之灾。坚强的故乡人,在困难面前,选择了乐观,咬牙勒紧腰带,大不了重新开始。因为,微笑、乐观,才是生命的底色。
狂风卷起浊浪颇有惊天骇地之势,波涛汹涌的水面下,反而各种鱼、虾、蚌、蟹数量骤增。天佑苍生,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不忘为村民打开一扇窗。既然田地被洪水吞噬,那就向洪水讨生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风平浪静时,大人孩子手持撒网、丝粘网、抄网、钓竿、罐头瓶等五花八门的渔具开捕,此时村民集体化身渔夫,划船张网,网网下水,都充满对艰难生活的不屈意志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洪水退尽前,大量来不及游回淮河的鱼虾,成为村民捕鱼季最后的饕餮盛宴。这些又大又肥的鱼儿应该是留恋咱沿河村的水土,我更相信是同情受灾的村民吧,它们选择了留在水塘、沟渠。
南风穿巷,洪水围村的巷道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男人们忙着摘掉网上粘附的杂物,晾晒渔网;女人们率领孩子则忙着分拣鱼虾,个头大的要托人捎到镇上鱼市给卖掉,换钱补贴家用,个头小的趁风晾晒,储存备用;几个顽童最是开心,举起刚折叠的纸风车,迎风奔跑……友善和谐的乡亲苦中作乐,美美地享受着来自淮河风与水的赏赐。我也和小伙伴一起学会了左手握织板,右手执梭,穿梭引线来织新网、补旧网。是的,那个年代淮河岸边长大的娃,很少有不会游泳,不喜织网捕鱼的。
夏风,风不醉人人自醉。当然,是在不给家乡带来洪灾的前提下。
四季如斯,家乡的风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却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挥别春夏,喜迎金秋。
秋风,不紧不慢,披着夕阳的余晖按时驾到
秋分时节,金风送爽,秋收的画卷已展开,那黄灿灿的是大豆,朴实无华的是花生,胖嘟嘟的是红薯。秋风送来了丰收,送来了辛勤汗水换来的累累硕果,送来了对朴实的淮河儿女的光辉礼赞。
没有风的相伴,火会变得寂寞。中秋之夜,大小伙伴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火把。有人扛着麻绳捆绑的麻秸秆,有人提着用铁丝固定的浸足煤油的梧桐球,还有拎着装满切成小块废车胎皮的打孔废油漆桶,闹哄哄地跑到田野里摇火把。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流光溢彩,煞是好看。就连平时胆子小的那个熊孩子,也会变得胆大如斗,哼,火把握在手,神鬼靠边走!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好风、好墒、好土,正适宜冬小麦的播种。犁地、耙地、耩种的农机具穿梭奔忙,撒底肥、种肥,撒麦种,地头田间一片忙碌的秋种景象。
几个风一般的小伙伴在打谷场上奔跑嬉闹,玩累了,躺在谷场的草垛边,看天空中排成人字形的雁群乘风南飞,偷偷留下的泪水随雁群飘向南方,思念远在南都深圳打工的亲人。
风,吹哭了夕阳,吹散了往事,吹走了童年的踪迹,风干了懵懂的青春。老庄台的影子早已模糊,对老小学斑驳的记忆也只能通过翻找旧照片才能唤醒些许。经过退建,新庄台崛起,新校配套建成,几个毗邻的兄弟村庄合并后成立新沿河村。树不会忘根,人不能忘本。无论时空如何变幻,不管是守护在家乡还是奔波于异地的沿河儿女,恐怕没有谁会忘记这四个沉甸甸的大字:余台小学。因为,那里是我们共同受过启蒙并放飞梦想的摇篮。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倔犟的秋风,最终还是无情地带走了淮河护堤柳上那最后一抹残绿。
冬风,吹着铿锵有力的呼哨,翻着跟头如期袭临
秋收冬藏,立冬过后,如何储菜逾冬成了头等大事。家家户户根据人数,至少会腌上一大缸腊菜。在园地里就近挖菜窖,把萝卜、大白菜、红薯等分类放进去,这也是冬藏蔬菜最简单有效之法,但必须要赶在霜冻前。漫漫长冬,抵御寒冷,除了主食米面,就要靠它们了。随着时代发展,农村早就用上电冰箱,冬季也能随时购买到新鲜蔬果,冬藏逐渐成为历史。冬藏,作为一种带有朴素乡土文化烙印的时代记忆,值得珍惜并传承。
长啸出原野,凌然寒风生。冬至过后,风的力度开始加大,早已光秃的树干发出呜呜声响,颇有“北风卷地白草折”之悲怆。吹得本就枯萎的草木也不得不匍匐放下了身段,虽然它们也曾傲然挺立过。青葱岁月不在,却虽败犹荣。冬天,就是要积蓄能量,蛰伏,是为了来年的涅槃重生。
冬风吹冷了田埂小道,吹散了枯草败叶,吹暗了煤油马灯,吹白了苍茫大地。
早上推开门才发现,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外面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小寒接大寒,瑞雪盖麦田。看来,明年必是好收成啊!“喂,小伙伴们,塞进被窝里暖脚的玻璃吊瓶,热水早该凉了吧?起床啦,大家约起来出去堆雪人、驮马打仗呀……”
村北的大池塘早已冰冻三尺,成了天然的溜冰场。肃杀的北风并不能阻挡那些大伙伴的如火热情。他们紧了紧厚厚的棉衣,竟然骑着皮实耐用的“二八杠”自行车,在偌大的冰面上进行冰上骑车比赛,哪怕摔得鼻青脸肿,疼得龇牙咧嘴,也绝不愿服输。好家伙,看那百变的车技,高涨的情绪,得意的神气,莫不是想冲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上项目吧?
北风如刀,故乡上空绽放的天籁般笑声,却灿烂如花。
冬风吹尽春风复始,四季的风轮,如此循环转动,永不停歇。咱世代为豪的淮河只有四季之风么?不,家乡淮河上吹来的不仅有四季风,还有上古之风,还有新时代之风。
淮河古风,古朴厚重,几番寒鸦栖复惊;弹指间,几番沧海桑田
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宋代诗人赵崇嶓的《淮河水》乃歌赋淮河之佳作,流传千载,不过今人读起来难免有悲秋伤怀之感。
老赵是个敢上疏直言的诤臣,当时所在的南宋,那时的气温应该偏低。只见这位嘉定十六年的进士屹立在凉嗖嗖的古老秋风里,心怀天下,深吸一口气,眺望苍茫淮河水,击节而歌,这道宋金两国的分界线啊,偏安一隅的朝廷何时才能北伐功成呢?
淮河,这个英雄泪洒的古战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上演过无数的历史传说。
黄钟大吕唱大风。老赵跨越千载,带给我们的是古风,风虽古旧,却是忧民爱国、高风亮节之清风,实乃淮河儿女之楷模。
古人尚且关注淮河风、淮河水,那么作为当代淮河岸边的主人,体味感受到的是什么风呢?是改革开放之风,是新时代之风,是共创实现中国梦之风,是坚定文化自信之风。
古老淮河吹新风
见证了一代代沿河儿女的成长;见证了淮河货船从木帆船到水泥船,从小型铁船到数千吨级钢铁巨船的悄然改变;见证了上下游一座座跨河大桥的通车成功;见证了国家工业化辉煌的发展历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风,吹活了家乡固有的思想,从此积极性高涨,深耕细作,丰衣足食。
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醒了家乡善良辛勤的人们,第一次背上行囊,在家人期盼的目光中,踏上了开往南方沿海城市的火车,外出打工寻找致富之路。
共创实现中国梦之新风
吹进了家乡,家乡从此旧貌换新颜。新农村改造后,堤坝上下,分别新修建了两条宽阔的柏油路面主干道;水泥路面次干道,通到田间地头,方便了村民的春播秋收和交通运输。
房前屋后绿树红花环绕,现代化公厕,景观路灯,蓝天碧水,亭阁台榭,在家乡,也能和城市里一样移步换景。不愿留村的,还可以到移民搬迁后统一盖的新楼房住。
村里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总是爱念叨:“乖乖,这天天不是在做梦吧?”
这是真的!祖祖辈辈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朝梦圆。
故乡人的物质生活愈发丰富,精神文化上也并不匮乏,而是充盈、自信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之风
也吹进了我们美丽新乡村。故乡人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的意识显著增强,也日益重视传统乡村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
故乡人性情如风心似水,质朴淳厚如皖北特产的浓香老窖酒,醇和甘洌;豪迈如滚滚河水,浩浩东流;铁骨铮铮,侠肝义胆,古道热肠。
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村里一旦有人生病需送医院,众邻居会迅速找来无腿的竹床,绑好,架上病人,四个人抬起就走。那时,通到镇上只有一条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如果赶上深夜,抬病人时更是一步三滑,但无法阻挡村民之间自发的患难相恤之情。还有,每逢红白喜事,周围亲戚邻居更是总动员,大家齐心协力,热热闹闹地就把事办妥了。类似这种守望相助的例子,在故乡俯拾皆是。
故乡具备的顺天时、量地利,按照廿四节气播收的农耕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温良恭俭让、和睦邻里、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都值得新生代沿河儿女大力弘扬并延续。
那些扶过犁,站过耙,拉过耩子,绑上蒲弓放风筝的伙伴,现在都还好吗?
对于沿河儿女,乡愁就是一盏煤油马灯,一叶双桨轻舟,一泓古老的河水,一口村里的老井。犁,耙,耩子,放风筝,摇火把,织网,捕鱼,冬藏,学校……这些乡愁的载体;并不久远的乡村文化符号,无论提及哪个,都会即刻触动故乡人的心弦,唤起满满的回忆。
乡风、乡情更醉人!留住乡愁、乡韵,保存好乡土文化记忆,深耕并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让其助推乡村振兴,并彰显沿河儿女的乡村文化自信。
这就是故乡的风,淮河上吹来的风。春风和煦,夏风热烈,秋风直爽,冬风豪气;古风,金戈铁马,英雄泪弹;改革开放新时代之风,让我们先温饱,再充裕;共创实现中国梦之风,让我们徜徉在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上;坚定文化自信之风,让人们记住了乡愁,留住了乡情,乡村文化自信充盈于心。
故乡的风是智慧的精灵!她能自适应四季变化,经久不息,仪态万千的风给家乡带来了淡淡忧伤和欢声笑语。
与风同行,不为盛名;观水洗心,只为平凡。伫立在河堤的微风中,看风吹浪奔,突发奇想试图去读懂面前的滔滔淮河。失败后才发现,在淮河这位时间老人面前,我只是河里一朵渺小的浪花,又怎敢去妄谈,能真正读懂这本刻满历史沧桑的万卷书呢。(新媒体人 杨庆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