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董明珠银隆也被追债,造车到底有多难?

发布时间:2022-08-09 02:45:49

近期董明珠银隆被追债,引发了社会的关注,造车真的很难还是董明珠造车思路有问题?笔者认为是董明珠的思路出了问题。

一方面董明珠经营格力电器的成功,让董明珠自大起来,随着董明珠自我的心理膨胀,董明珠把自己当成了神,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会成功,这为董明珠造车失败埋下了伏笔。

2016年,董明珠试图以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然而股东大会上,这一议案被股东否决。但是董明珠听不进任何人的良言,一个月后,她便拉上了王健林、刘强东等人为银隆增资30亿元,董明珠个人获得了银隆7.46%的股权,成为第五大股东。

到了2017年4月,董明珠的持股比例增至17.46%,一跃成为银隆第二大股东。

董明珠这么固执有自己的考虑,格力是国有企业,董明珠作为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很快就到退休年龄,董明珠这么做的目的是为自己退休做准备。

董明珠这么考虑站在她个人的立场上也没有错,错在董明珠并不知道现在这个时代该怎么去造车,走的还是贾跃停的老路,自己融资造车的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如果放在10年前或20年前能成功,可是现在是不可能成功的,今天汽车产业全世界产能都是过剩的,传统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到了天花板了。现在造车的商业模式必须与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不同,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实施降维打击才能成功取代传统汽车。

因此,现在造车的商业模式只能是打造智能汽车的产业集群,将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一脚踢进历史,对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进行革命,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对旧的经济模式进行革命。只有这样去造车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