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你看过的最经典的小说有哪些?推荐下?

发布时间:2022-08-10 20:49:22

好看的小说很多,要分类啊。不知你喜欢哪一类?

有人喜欢科幻,有人喜欢言情,有人喜欢宫斗,有人喜欢悬疑推理,有人喜欢历史政治,有人喜欢军事战争......

科幻类,当属我们最熟悉的刘慈欣——大刘的作品了。除了我们最熟悉的《流浪地球》,除了《三体》,最近他有一本新书《烧火工》。

悬疑推理类,我看得最多的是东野圭吾的作品。他的书太多了。最著名的是《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恶意》,《解忧杂货店》,《新参者》等等。

言情类,我以为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作家是:叶非夜,匪我思存,顾漫,辛夷坞,顾西爵,八月长安,蓝白色,丁墨,墨宝非宝等人。

宫斗类,就去看《甄嬛传》,《芈月传》等等吧。

另外,还有最近热门的阿耐的作品《大江东去》,《欢乐颂》,《都挺好》。

我推荐《月亮与六便士》

一 为什么叫《月亮与六便士》?

看完都不明白,怀疑自己看书不仔细。查资料才知道,1915年,毛姆发表《人性的枷锁》,有评论家说书中的主人公菲力普:“像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贪图虚荣,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见脚下的六便士!”毛姆喜欢这个说法,便给下一本书起名《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理想,是精神追求,六便士是当时最小的硬币面值,代表生活的物质需求。

二 分享几句毛姆的话:

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

我有一种想法,觉得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的美的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撰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三 故事简介

查尔斯是一个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有优越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美满的家庭,突然留一张纸条,弃家出走。没有原因,没有歉意。老婆以为他带着小三卷走所以家产潇洒去了,以为他厌倦了就会回来。其实他身上只有100元。你以为是个年轻人,不是,40岁了。

一个不通人情的异类,绘画才能也不被人认可,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岌岌可危的日子。这时候一个绘画并不高明但鉴赏能力很高的画家欣赏他,接济他,愿意帮他推销画。这不是遇到贵人了吗?至少是知音吧。不是,查尔斯嫌他很烦。

他病了几天没有出门,这个朋友感到奇怪赶去看他,发现他不仅几天没吃东西,还病得快死了,就说服自己老婆同意,把他搬到自己家精心照顾。这不是救命恩人吗?一辈子报答不完的大恩大德。不是,他给这个朋友带了绿帽子。

在他这么落魄的时候,这个女人看上他,背负巨大的道德压力和他走到一起,这不是巨眼识英雄吗?不是,结果是他把这个可怜的女人也逼死了。

你看,这个人简直十恶不赦吧?不是,作者不是把他当反面人物来写的。

他认为以前的生活中他不过是一个演员,而不是真实的自己。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才有自由。所以查尔斯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像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义无反顾地踏进内心召唤的黑洞。他追求的不是幸福,更不是名利,而是厄运。“像一个终生跋涉的香客,不停地寻找一座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

他不只是穷困潦倒,不只是受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精神也忍受痛苦折磨。他最后逃离文明世界,躲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同一个语言不通的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要求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小说人物的原形是画家高更,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世故的天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深刻的问题。

我的分享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被震撼到了。我思考了两个问题。

1,在中国的历史上,或者说文学作品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

比如说陶渊明。不为5斗米折腰。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比如徐霞客。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之间。

但又不同类。完全抛开人的社会属性。

2,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书一本也不要读。作为一个读书和写书都很牛的人,有哪些原因使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中国小说传递正能量不多。分析一下中国的文学名著中塑造的人物的会发现,少有正能量的人。红楼梦中的男性主角,几乎没有正面人物,贾宝玉也不算是正能量的人。水浒传里面的所谓英雄,几乎都是一个个悲剧的缩影,酿成这些悲剧的是人性和社会的丑恶。以至于有观点说少不读水浒,担心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明代三言二拍整理了一些小人物的短篇故事,倒是可以提供一些生活经验,但是没有精神力量可言。比较有名的故事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五贯,白娘子。

清代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有个小故事《素秋》:有个书生,屡考不取。“居三年,公子又下第”。无意于功名的好朋友荀久决定帮他,与他同学同考。 “榜既放,兄弟皆黜。”荀久因此抑郁而终,说“我没后,即阖棺,无令一人开视。”书生好奇其遗嘱,“启而视之, 则棺中袍服如蜕;揭之,有蠹鱼径尺,僵卧其中。”一个千年书虫精,参加科举被活话气死。这个故事可以体会到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恨。

以上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作者本人都是人生事业双不成功,既没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个人才能也不被世人认可。一生穷困潦倒不得志,哀嚎“安得广厦千万间”,哪还有正能量接济世人呢?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人还在第一层次(温饱)需求里面挣扎的时候,我们不能对他提出第五个层次的要求。

所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我们很难产生给人正能量的伟大作品,包括四大名著。现代作家的作品也读过一些,很难被哪一部作品深深的打动。莫言获奖不是因为某一部作品,真爱读的人并不多。

《月亮与六便士》读完,您一定会陷入沉思,继而心生欢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