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泸见龙腾”实践队走进四川泸县,领略千年泸县的山水人文之美,寻访宋韵龙城的文化精神底蕴。
初探:龙城地域标志——“龙吟水岸”
一到泸县,实践队冒着酷暑直奔“龙吟水岸”广场。
据了解,它是龙桥文化生态园的龙文化石刻艺术广场,从龙的起源、龙图腾、中华龙脉的演变发展等各方面诠释中华龙文化,弘扬龙的精神,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
初入广场,队员们就被威严高耸的中华龙腾图柱深深吸引,浮雕、圆雕造型精美,与题刻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对中华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继续向前移步,错落有致的图腾柱映入眼帘,每根图腾柱巍然伫立,柱上分别雕刻了从远古到清朝的龙图腾形象,描绘了中华龙脉的演变和传承。然后,实践队师生来到四海龙王石雕像,最大的龙王敖广龙身卷曲成“S”形,刻有纵列绳纹状鳞甲,背脊有翅,龙身后部隐入一朵卷云纹中,其他三座雕像生态各异,活灵活现,充满艺术想象空间。通过现场参观,实践队员对龙城文化有了初体验。
图为实践队员龙吟水岸广场合照
再探:中国三大古桥之一——龙脑桥
7月16日,实践队再次来到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感受龙脑桥的前世今生。
“盈彩水岸美曲流,一环相连串玉珠,三轴汇心带七区,龙乡田园画中游”,龙脑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梁板桥,和赵州桥、卢沟桥并称为中国三大古桥。
“钦命永宁道泸州以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加以保护”,1778年,乾隆皇帝下旨特命保护。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脑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言而喻。
走近细观,实践队就被这座气势恢宏的石桥所震撼。八个桥墩上雕刻有四种灵兽:青狮、神龙、白象、麒麟,每个龙兽雕刻各具特色。青狮脚踏绣球,面容可亲;白象长鼻卷曲,神态悠闲;麒麟巨齿相啮,气势不凡;最为突出的是石桥中间的几条神龙,鳞甲精致,腾飞之状,栩栩如生。历经百年风霜,龙脑桥的历史感如同酒窖一般,愈发浓厚。600多年的风雨沧桑没有改变龙兽的威武刚毅,也没有磨灭石雕的精美细腻,仍然向世人诉说着时代的故事。据悉,2013年起,泸县境内的48座龙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县170余座龙桥成为中国石刻艺术和龙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遗存。实践队认真挖掘龙脑桥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对泸县的“龙”文化和“龙”精神有了全面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龙脑桥
三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
7月18日,实践队来到雨坛镇,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德书,寻找中国龙文化之乡招牌。
雨坛彩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有着“东方活龙”的美誉。罗德书是雨坛彩龙的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14岁随父学习舞龙技艺,在祖辈民间龙舞的基础上,吸收杂技艺术和外地龙舞技艺的精华,将雨坛彩龙进行创新和发展。
“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龙,手随眼动,眼随心动,手、脚、心一齐动。”罗德书亲自示范,队员们纷纷上场手忙脚乱地学起来。舞罢,队员们围坐在罗德书老人身边,听他讲述雨坛彩龙的故事。他告诉队员们,建国前雨坛彩龙在泸县就是家喻户晓,建国后进京展演,闻名全国。如今,年逾古稀的罗德书仍然能收到各地舞龙表演的邀请。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非遗传承人罗德书
当被问道是否还坚持舞龙时,他目光如炬,铿锵有力地回答:“耍!”话音刚落,罗德书就拿起他亲自制作的龙头,举过头顶,双脚站稳,全身发力,舞起彩龙。他的目光和彩龙的目光一样炯炯有神,每一次转头,每一次抬脚都张弛有力。队员们纷纷发出惊叹,争着要再学一手舞龙。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舞龙
在罗德书悉心讲解和演示教学下,队员们由开始的动作不协调到渐入佳境。看着队员们认真学习舞龙的模样,老人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在有些舞龙就是两脚跑得快,舞不出精、气、神来,不是真正的舞龙。”听到这里,队员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易。
雨坛彩龙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守护和创新,更离不开年轻人来继承和推广。实践队在拜访舞龙人、争作舞龙人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舞龙是华夏民族勤劳、勇敢、奋进、坚毅、拼搏精神的象征,要积极去学习、去传承、去弘扬!(通讯员:查广原 蒋沐坤 司苏阳 段怡萱 典家豪)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