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进博会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展台,它由丹麦9家绿色企业组团,在中丹绿色合作馆“出道”,展出丹麦的绿色发展模式。
在遭受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能源危机后,丹麦开始转而寻找替代能源。如今,丹麦的能源结构中约40%都是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丹麦近三十年的GDP增长了62%,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却持续下降。
丹麦转型成功的背后,是一批绿色企业在共同推动。其中,丹佛斯是丹麦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它专注在电气化、数字化和智能制造领域,此外包括诺帝奇、马士基、洛科威、卡姆鲁普、曼恩能源、代斯米等丹麦企业也有不少核心产品。
“在11年前我们就在中国出版了一本书,叫《丹麦的零碳生活细节》。当时我们在推动这个理念的时候,对零碳、碳中和理念,大概很多人都觉得是一个安徒生童话。”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对第一财经表示,到如今,丹麦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绿色国度。
中国定下的“3060”双碳目标给诸多外企带来了共赢的机会,中国可以从丹麦的低碳模式学到什么?
丹麦能源童话
“完全零碳的小岛,完全零碳的酒店,力求零碳的城市以及把零碳作为目标的国家……,这片沃土不仅孕育了安徒生,还创造出童话国度。”在《丹麦的零碳生活细节》的书评下,有网友如此表示。
但上世纪70年代的丹麦还是一只“丑小鸭”。 丹麦的能源转型,实际上是一个“穷则思变”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全球遭受石油危机,而丹麦当时的能源结构99%依赖进口石油和化石燃料,当年那场危机结果惨重,没有可代替的能源,丹麦度过了最为寒冷的冬天。
“这场危机算是一个导火索,从那时候开始丹麦就在寻找一些替代的能源解决方案。”绿色国度中国事务负责人于珂对第一财经介绍。绿色国度是丹麦非营利性机构,脱胎于2009年于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于珂介绍,发展到今天,丹麦的能源组合从99%的黑色能源、到现在已经有40%是可再生能源,由此诞生了“丹麦绿色发展模式”。
绿色国度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21年,丹麦的GDP增长了62%,但其整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减少了43%,同时能源消耗减少了14%、耗水量减少了39%,呈持续下降趋势。
丹麦的模式证明了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可以并驾齐驱。“事实上绿色发展本身不难,但是在绿色发展的同时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农业并不简单,不以牺牲经济,而是以促进经济为动力去发展绿色是有难度的。”徐阳对第一财经表示,丹麦的社会综合平衡性发展值得学习。
丹麦成功的绿色模式背后原因有很多,但如果挑一个重点,于珂认为是能效的提升,“以建筑节能举例,比如在供水的时候如何减少从输送端到用户终端的水的漏损。”
联合国数据显示,在全球,水的漏损率在25%~50%不等。也就是说从输送端到用户终端,有近25%甚至一半水在这个过程漏损了,而今天丹麦城市的供水的漏损率已经控制在7%。
用什么样的办法控制漏损率?从技术端来说,此次参展进博会的丹麦企业卡姆鲁普,拥有智能化的水表方案,基于物联网,可以实时监控漏损情况;此外,用密封性更好、质量更好的管网技术进行铺设也是一方面。
当然,除了智能能量表和水表方案供应商卡姆鲁普,在丹麦绿色模式中,丹麦最大的工业企业丹佛斯、碳中和绿色化战略规划设计公司诺蒂奇,也是能效比提升的样本。
“节约下来的能源是最绿色的”
“这次参加进博会,我们自己秉承的是,节约下来的能源是最绿色的能源。”徐阳解释道,“比如只用一半,省下那一半其实是最绿色的,比光伏、风电,其实都更绿色。”
怎样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来实现更高的产业品质,这是丹佛斯此次参展的主题。而这背后核心仍是智能技术,如何用智能技术高效地实现供需之间的平衡,从而节约能源,徐阳认为这中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次进博会,丹佛斯展出了其绿色工业中的一个革新性技术产品——Turbocor磁悬浮离心压缩机。“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技术,空调或是冷却用的压缩机,每分钟转速是3000转,而这个磁悬浮压缩机每分钟转速为4万转。”徐阳介绍。
磁悬浮压缩机是智能化的技术,其核心是通过磁悬浮的力代替传统的润滑油,克服摩擦力,将零部件“转子”悬在轴承以外进行运转。徐阳介绍,此项技术此前全球只在美国生产,现在已经实现中国生产,生产基地就在丹佛斯投产的浙江嘉兴海盐县。
此外,供暖是我国负荷较大的能耗,但能源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平均每平方能达到冬季供暖舒适性需求的能耗,欧洲大概比中国的低40%左右。”
此次展会上,丹佛斯也展出了一款针对供暖效率的数字化二次网供热方案。核心是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来实现供暖的热平衡,避免需要供暖的地方太热,甚至有时候要开窗,而远端又太冷,热量和需求不平衡。
从这些展出产品可以看到,丹麦模式绿色的背后,不完全是新能源,更多是对能源的有效利用。
“讲绿色领域,国内很多时候讲的都是新能源,的确中国这方面这些年发展特别快,光伏、风电、水电这几年势头迅猛,也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本土公司。但实际上丹佛斯在做的能效这一块,是国内还没有充分重视的领域。”丹佛斯展台负责人介绍。
就在今年七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徐阳认为,这意味着,能效提升会是中国之后着力走的方向。“中国传统里我们会说开源节流,把这个表达引入能源体系的话,开源是找一些清洁的新能源,而节流是要我们想办法用尽量少的能源来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这一块的技术我们认为是未来中国可能会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来自丹麦的诺蒂奇工程咨询同样做的是“节流”的工作,其主要提供研发、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等服务,包括气候适应与双碳战略咨询、可持续规划设计、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等。
诺蒂奇中国公司总经理马晶晶曾在丹麦求学,回国后致力于将北欧的城市规划方法学、零碳实践应用到国内,帮助国内政府和机构、组织制定碳中和城市和园区的综合解决方案。马晶晶介绍,其开发了中国在联合国第一个气候变化减排计算方法学。
近期,马晶晶所在诺蒂奇团队在负责上海漕河泾开发区4个园区的绿色发展规划。
“不同的园区有不同的业态、不同的风貌和能耗情况,因此基于不同的园区,怎样让他们最好地实现绿色化发展,谋划双碳目标,这涉及碳排放的计算、碳管理体系的平台建设。”马晶晶介绍,基于此,后台管理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园区量化的碳排放基准线、发展路径以及行动计划,而这里面都是诺蒂奇在提供方案。
马晶晶表示,就自己观察来看,目前国内做碳中和战略规划的几乎没有,起步太晚,“丹麦在过去有60年的沉淀,我们国内大概只有个20年的沉淀。”
东风吹向丹麦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定下的“双碳目标”。
“这对丹佛斯而言是非常重大的一个方向性的决策,真的是一股东风。”徐阳对第一财经表示。
实际上,在近十年,国内的发展一直在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前进,顺应这个大趋势,丹佛斯在中国的业务也迅速增长。2015年,丹佛斯在中国的业绩不到40亿,而到2021年,这个数据已经超百亿,6年之间实现了翻倍增长。
中国目前是丹佛斯全球第二大单一国家市场,在政府提出“双碳目标”后,徐阳表示,丹佛斯业务增长势头也会更加强劲。
企业的发展和合作也得益于中丹两国的绿色合作。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中国就与丹麦陆续签订了能源伙伴计划,由丹麦能源署和中国能源局在清洁供暖和海上风电两个项目上直接合作,目前中丹能源伙伴计划正处于第三阶段(2020-2025年)。
中丹较新的一个合作就在今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与丹麦国家电网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提升电网灵活性、高压直流技术、新能源并网等7个领域深化交流,助力中国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碳达峰目标。
在政府间的合作带动下,中丹绿色合作持续深入,而进博会刚好提供了一个最合适的合作平台。
这是丹佛斯第三次参加进博会,徐阳表示,在2021年的进博会上收获非常大,当时丹佛斯与上海电气的风电集团签订了关于嘉兴海盐的零碳产业园区的战略合作协议,在进博会的平台上落实了合作后,丹佛斯和上海电气的风电集团以及海盐当地政府,三方都在合理推进这项合作,目前这个项目有望在2023年落地。
未来,丹佛斯将持续投资中国。据介绍,一年以来,丹佛斯累计在中国投资超10亿元,均是同绿色领域有关。
徐阳表示,具体来看,在国内,丹佛斯将围绕国家需要的重点数据中心,绿色建筑,空调和供热的节能,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方向持续投资。
2021年丹佛斯宣布的在中国投资1亿欧元兴建“丹佛斯硅动力事业部中国工厂”的计划,将于进博会期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家工厂将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专注于半导体功率模块的生产和研发工作。
绿色发展是一个社会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徐阳表示,丹麦是世界上能效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则是全球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领域的领导者,也是绿色解决方案的全球最大市场。时下正是两国加强合作,向世界展示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价值的最佳时机。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